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1)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20mol•L-1NaOH溶液500mL,请回答如表问题:
应称量NaOH的质量/g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4.0500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胶头滴管
(2)在配制上述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3)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C2O4=HC2O4-+CO2↑+H2O.此实验说明乙二酸有酸性,其酸性比碳酸强.
Ⅱ.取某浓度的乙二酸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0.100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①该滴定过程中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②滴至20.00mL时,溶液恰好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则此乙二酸的浓度为0.2000mol•L-1此实验说明乙二酸具有还原性(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
Ⅲ.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用文字简单表述).

分析 (1)根据溶液配制原理,选择仪器,根据m=nM计算配制0.20mol•L-1NaOH溶液500mL应称量NaOH的质量;
(2)分析操作对n、V的具体影响,根据c=$\frac{n}{v}$分析不当操作对浓度的影响;
(3)Ⅰ.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乙二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乙二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由于乙二酸过量,故生成NaHC2O4
Ⅱ.①高锰酸钾本身有颜色,可利用KMnO4溶液自身的颜色作为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时,再滴加KMnO4溶液时,溶液将由无色变为紫红色,故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②依据5H2C2O4 +2MnO4-+6H+=10CO2↑+2Mn2++8H2O计算乙二酸的浓度,乙二酸具有还原性;
Ⅲ.根据反应物的量判断生成物,根据生成物的性质来分析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两者正好1:1反应生成NaHC2O4,溶液显酸性说明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解答 解:(1)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20mol•L-1NaOH溶液500mL,根据溶液配制原理,固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的NaOH溶液,所以需要500ml容量瓶,溶解需要用烧杯、玻璃棒,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移液需要玻璃棒引流;最后需用胶头滴管定容,因此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中缺少胶头滴管,n(NaOH)=0.2mol/L×0.5mL=0.1mol.m(NaOH)=40g/mol×0.1mol=4.0g.
故答案为:

应称量NaOH的质量/g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4.0500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
托盘天平、胶头滴管  

(2)A.所用NaOH已经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正确;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移入容量瓶内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若不使用游码,对称取氢氧化钠质量无影响,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若使用游码,实际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Ⅰ.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乙二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乙二酸有酸性,其酸性比碳酸强,由于乙二酸过量,故生成NaHC2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C2O4=HC2O4-+CO2↑+H2O,
故答案为:HCO3-+H2C2O4=HC2O4-+CO2↑+H2O;有酸性,其酸性比碳酸强;
Ⅱ.①原乙二酸溶液无色,而KMnO4为紫红色,滴定终点时,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锥形瓶内的颜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化,证明达到终点,所以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故答案为:不需要;
 ②乙二酸(H2C2O4)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二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高锰酸钾被还原成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H++2MnO4-+5H2C2O4═2Mn2++10CO2↑+8H2O,滴加0.100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至20.00mL时,溶液恰好变色,则25.00mL溶液中含H2C2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L×20.00mL×$\frac{5}{2}$,此乙二酸的浓度为$\frac{0.1mol/L×20.00mL}{25.00mL}$×$\frac{5}{2}$=0.2mol/L,高锰酸钾中锰的化合价降低,乙二酸中碳的化合价升高,所以乙二酸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0.2000; 还原性;
Ⅲ.2.52g草酸晶体的物质的量=$\frac{2.52g}{126g•mo{l}^{-1}}$=0.02mol,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100mL×10-3L/mL×0.2mol/L=0.02mol;
所以反应生成NaHC2O4,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故答案为: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乙二酸的性质,溶液配制关键清楚溶液配制的原理,通过c=$\frac{n}{v}$分析误差,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氧化还原滴定原理与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将117g NaCl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
(1)①该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还有胶头滴管、1000mL容量瓶.
②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③配制1mol•L-1的NaCl溶液500mL,需该溶液的体积为0.25L.
(2)向该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HCl气体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通入HCl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 L.
(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BC.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根据上表数据分析,磷原子半径可能是(  )
原子NSSi
半径r/10-10m0.751.021.17
A.1.10×10-10mB.0.70×10-10mC.1.20×10-10mD.0.80×10-1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将产物依次通过如图中A、B装置,经完全吸收后,测得浓硫酸质量增加9g,氢氧化钠溶液增加11g,则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  )
A.C2H2B.C2H5OH 蒸汽
C.CH4D.CH4与H2的混合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a g气体A与b g气体B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
A.A与B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b
B.同质量的A、B两种气体分子数之比为b:a
C.同温同压时,两种气体A与B的密度之比为a:b
D.同温同体积时,同质量的A、B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为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02×1023个碳-12原子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1mol氧含6.02×1023个O2分子
C.1molCaCl2中含3mol离子
D.0.5molCl2含1mol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说明下列各对原子中哪一种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高,为什么?
S与P   Al与Mg   Sr与Rb   Cu与Zn   Cs与Rn   Rn与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转变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
A.CO→CO2B.FeCl2 →FeCl3C.Na2SO3 →SO2D.CuO→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
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中观察的主要现象是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NO,防止污染空气.
(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
a.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2Na2O2═2Na2CO3+O2.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碱石灰(写名称).
b.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空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①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