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v(B2)=0.8 mol•L-1•s-1 | B. | v(A2)=0.4 mol•L-1•s-1 | ||
C. | v(C)=0.6 mol•L-1•s-1 | D. | v(B2)=1.8 mol•L-1•s-1 |
分析 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保持一致.
解答 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
A.$\frac{v({B}_{2})}{3}$=0.27mol/(L•s);
B.$\frac{v({A}_{2})}{1}$=0.4mol/(L•s);
C.$\frac{v(C)}{2}$=0.3mol/(L•s);
D.$\frac{v({B}_{2})}{3}$=0.6mol/(L•s);
故D选项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理解应用,比较反应速率常用的两种方法:(1)归一法:将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再较小比较.(2)比值法:用各物质的量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碱工业中,X、Y均为石墨,X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 | |
B. | 铜的精炼中,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 | |
C. | 在铁片上镀铜时,Y是纯铜 | |
D. |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Y是待保护金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C两种元素仅可组成化学式为CA3的化合物 | |
B. | F与D形成的化合物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酸反应 | |
C. |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F>C>D | |
D. | 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C>F>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20mL2mol/L的NaOH溶液缓缓地倒入20mL2mol/L的盐酸中,边加边搅拌,测定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 | 温度升高 | 释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一小段镁带和一小块铝分别放在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中 | 都有气泡产生,镁带产生气泡更快 | 镁比铝活泼 |
D | 将少量氯气通入到NaBr溶液中 | 溶液变成橙红色 | 氯气溶于水呈现橙红色 |
A. | A | B. | B | C. | C□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a:b>2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OH-+CO2═CO32-+H2O | |
B. | 当a:b<1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OH-+CO2═HCO3- | |
C. | 当2a=3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OH-+CO2═CO32-+H2O | |
D. | 当0.5a<b<a时,溶液中HCO3-与CO32-共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无色溶液中:Al3+、Cu2+、SO${\;}_{4}^{2-}$、Cl- | |
B. | 由水离子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Ba2+、K+、Cl-、NO${\;}_{3}^{-}$ | |
C. | c(OH-)/c(H+)═1012的溶液中:Na+、Mg2+、NO${\;}_{3}^{-}$、Cl- | |
D. | 含有大量HCO${\;}_{3}^{-}$的溶液中:NH${\;}_{4}^{+}$、Al3+、Ca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22.4 L 苯中含有的苯分子数是NA | |
B. | 标准状况下,1mol氦气中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 |
C. | 常温常压下,15g乙烷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3 NA | |
D. | 常温常压下,0.10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