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酸 | HCOOH | HNO2 | H2S | H2SO3 | H2C2O4 |
电离平衡常数 (25℃) | K=1.8×10-4 | K=5.1×10-4 | K1=9.1×10-8 K2=1.1×10-12 | K1=1.23×10-2 K2=6.6×10-8 | K1=5.4×10-2 K2=5.4×10-5 |
分析 (1)亚硝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所以亚硝酸是弱酸,亚硝酸电离生成氢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
(2)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其酸性越弱,弱酸的酸性越强,其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则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弱;
(3)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该酸的酸性越强,与碱反应越容易,根据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小判断;
(4)HNO2和H2S生成沉淀和无色气体,无色气体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则该无色气体是NO,亚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硫化氢具有还原性,所以硫化氢被亚硝酸氧化生成S单质,根据元素守恒知还生成水,据此书写方程式;
(5)强酸能和弱酸的盐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盐;
(6)已知HX为一元弱酸,某混合溶液中含有4mol NaX、2mol Na2CO3和1mol NaHCO3,NaX、NaHCO3能共存,说明HX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往溶液中通入3mol CO2气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全部被吸收,说明HX的酸性弱于碳酸,即溶液中除了发生Na2CO3+CO2+H2O=2NaHCO3,还发生反应NaX+CO2+H2O=HX+NaHCO3,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 解:(1)亚硝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所以亚硝酸是弱酸,亚硝酸电离生成氢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所以电离方程式为HNO2?H++NO2-,
故答案为:HNO2?H++NO2-;
(2)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其酸性越弱,弱酸的酸性越强,其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则结合氢离子能力越弱,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酸性最弱的是H2S,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弱的是HSO3-,
故答案为:H2S;HSO3-;
(3)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该酸的酸性越强,与碱反应越容易,根据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知,被OH-先后消耗的酸及酸式酸根依次是H2C2O4、HCOOH、HC2O4-,
故答案为:H2C2O4、HCOOH、HC2O4-;
(4)HNO2和H2S生成沉淀和无色气体,无色气体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则该无色气体是NO,亚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硫化氢具有还原性,所以硫化氢被亚硝酸氧化生成S单质,根据元素守恒知还生成水,该反应方程式为2HNO2+H2S=2H2O+2NO↑+S↓,
故答案为:2HNO2+H2S=2H2O+2NO↑+S↓;
(5)A.亚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硫氢根离子具有还原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为H++2HNO2+HS-=2NO↑+S↓+2H2O,故A错误;
B.甲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氢根离子小于亚硫酸,所以甲酸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甲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COOH+SO32-═HCOO-+HSO3-,故B错误;
C.甲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氢根离子小于亚硫酸,所以亚硫酸和甲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甲酸和亚硫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2SO3+HCOO-═HCOOH+HSO3-,故C错误;
D.亚硫酸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E.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草酸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大于亚硝酸,二级电离平衡常数小于亚硝酸,所以H2C2O4+NO2-═HC2O4-+HNO2,故E正确;
故选DE;
(6)已知HX为一元弱酸,某混合溶液中含有4mol NaX、2mol Na2CO3和1mol NaHCO3,NaX、NaHCO3能共存,说明HX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往溶液中通入3mol CO2气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全部被吸收,说明HX的酸性弱于碳酸,即溶液中发生Na2CO3+CO2+H2O=2NaHCO3,根据该反应可知2mol Na2CO3能生成4molNaHCO3同时消耗二氧碳2molCO2,还有1molCO2发生反应NaX+CO2+H2O=HX+NaHCO3,生成1molNaHCO3,所以溶液中没有Na2CO30,NaHCO3为6 mol,
故答案为:0mol;6mol.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酸电离平衡常数与酸的酸性强弱、酸根离子水解程度的关系即可解答,注意(5)中A选项,很多同学只考虑强酸制取弱酸而忽略亚硝酸的强氧化性而导致错误,为易错点.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极c是电池的负极 | |
B. | 每消耗1mol甲醇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
C. | 电极d的反应式为:4H++O2+4e-=2H2O | |
D. | 电极c的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HClO的电离平衡 | |
B. | ①到②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 |
C. | I-能在②点所示溶液中存在 | |
D. | ②点所示溶液中:c(Na+)=c(Cl-)+c(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编号 |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a | 0.1 | 0.1 | pH=9 |
b | c | 0.2 | 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氢气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 | |
B. | 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蓝色的氯化铁颗粒 | |
C. | 过氧化钠投入水中,会产生气泡 | |
D. | 钠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①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所有酸、碱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相等 | |
B. | 用铜丝替代环形玻璃搅拌棒,测得△H偏高 | |
C. | 烧杯之间用纸屑填充的目的是避免△H偏低 | |
D. | 实验使用的定量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