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有以下几种物质:①H2SO4②盐酸 ③食醋 ④熔融的Na2O ⑤氨水 ⑥KClO3⑦Na ⑧乙醇⑨干冰 ⑩HClO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⑥⑩;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⑧⑨;能导电的是②③④⑤⑦;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⑩.

分析 物质导电的条件:含有自由电子或者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

解答 解::①H2SO4不含有自由电子或者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在水溶液里能够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且属于强电解质;
②盐酸 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食醋 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熔融的Na2O 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属于强电解质;
⑤氨水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⑥KClO3不含有自由电子或者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属于强电解质;
⑦Na含有自由电子,能导电;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乙醇不含有自由电子或者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⑨干冰不含有自由电子或者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本身不能电离产生离子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⑩HClO不含有自由电子或者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在水溶液里只能够部分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且属于弱电解质;
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④⑥⑩;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⑧⑨;能够导电的是:②③④⑤⑦;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⑩;
故答案为:①④⑥⑩; ⑧⑨; ②③④⑤⑦; ⑩.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判断及物质导电的条件,熟悉基本概念是解题关键,注意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离程度,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用n(H2)表示)对N2(g)+3H2(g)?2NH3(g)△H<0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表示成如图1所示的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c点.
②若容器容积为1L,且只加入反应物,当图中n=3mol时,反应达到平衡时H2、N2的转化率均为60%,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2.08(mol/L)-2(精确到0.01).
③图象中T2低于T1(填“高于”、“低于”、“等于”或“无法确定”).
(2)已知:2NO2(g)?N2O4(g)△H<0.
①现取五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含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2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BD.
②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通入一定量的NO2,则再次达平衡时NO2的转化率增大(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写出实验室制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减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1)如图1是1mol NO2气体和1mol CO气体反应生成CO2气体和NO气体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O2(g)+CO(g)═CO2(g)+NO(g)△H=-234kJ•mol-1

已知:N2(g)+2NO2(g)?4NO(g)△H=+292.3kJ•mol-1
则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H=-760.3kJ•mol-1
(2)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 NO2和5mol O2发生反应:4NO2(g)+O2(g)?2N2O5(g);已知体系中n(NO2)随时间变化如表:
t(s)050010001500
n(NO2)(mol)2013.9610.0810.08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_{2}{O}_{5})}{{c}^{4}(N{O}_{2})×c({O}_{2})}$,
已知:K3000C>K3500C,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NO2的转化率为49.6%,若要增大NO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AD
A.降低温度  B.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C.再充入NO2  D.再充入4mol NO2和1mol O2
③图2中表示N2O5的浓度的变化曲线是c,用O2表示从0~500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0.00151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A.氧化物:CO、NO2、SO2、H2O
B.碱:NaOH、KOH、Ba(OH)2、Na2CO3
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酸:H2SO4、HNO3、H2CO3、NaH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E、F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其中D物质为黑色固体(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Na、DFe3O4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①2Na+2H2O=2Na++2OH-+H2↑反应⑤Fe3++3OH-=Fe(OH)3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溶液中含有SO32-、SiO32-、Br -CO32-、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a+      ②有胶状物质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溶液中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g/cm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为(  )
A.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浮下沉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mL 1mol/L FeCl3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  )
A.150mL 1mol/L NaCl溶液B.75mL 2mol/L NH4Cl溶液
C.150mL 1.5mol/L MgCl2溶液D.75mL 2mol/L Al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