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为,结合M的结构简式,可知A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
,B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为
,C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为
,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
,E为CH3CH=CHCOOCH2CH3,则F为
,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1)反应①为甲苯的硝化反应,则甲苯、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加热制得B,
故答案为:浓硫酸、浓硝酸;
(2)反应②中C的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反应中有二卤代、三卤代产物的生成,
故答案为:反应中有二卤代、三卤代产物的生成;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_{△}^{H_{2}O}$
+NaCl,
故答案为:+NaOH$→_{△}^{H_{2}O}$
+NaCl;
(4)G为,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反应⑤为酯的水解,反应条件是酸作催化剂、加热,
故答案为:羧基;酸作催化剂、加热;
(5)E为CH3CH=CHCOOCH2CH3,则需要合成CH3CH=CHCOOH和CH3CH2OH,CH3CH2OH氧化生成CH3CHO,CH3CHO发生信息反应再消去即可生成CH3CH=CHCOOH,所以合成流程图为
(第三、四步顺序可调换),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为高频考点,把握合成流程中官能团的变化、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2+2NH3+H2O═(NH4)2SO3 | |
B. | 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可利用催化装置将NO与CO转化成CO2和N2 | |
C. | 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 |
D. | 制CuSO4:2Cu+O2 $\frac{\underline{\;\;△\;\;}}{\;}$ 2CuO CuO+H2SO4═CuSO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并用激光笔照射 | 溶液变红褐色,出现 丁达尔效应 | 产生了 Fe(OH)3胶体 |
B | 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 溶液变蓝 | 氧化性:Fe3+>I2 |
C | 将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产生了乙烯 |
D |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 | 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 BaCl2溶液呈酸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
B. |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
C. | △H3=△H1-△H2 | |
D. | △H1>△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等质量的NaOH和KOH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消耗HCl的量比后者少 | |
B. | 观察钠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 |
C. | 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 |
D. | 透闪石的化学成分为Ca2Mg5Si8O22(OH)2 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2CaO•5MgO•8Si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