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邻苯二甲酸酯类是最常见的塑化剂,实验室制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反应原理如下,其中n-C4H9OH表示正丁醇.

已知:(1)上述反应的第一步进行得迅速而完全,第二步反应可逆,较难进行.
(2)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性质(沸点及分解温度均为101kPa测得)
邻苯二甲酸酐
(M=148g/mol)
白色针状晶体.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及有机溶剂.
密度1.53g/cm3,沸点295℃.
正丁醇(M=74g/mol)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密度0.81g/cm3,沸点117.7℃.可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沸点92.7℃).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M=278g/mol)
无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密度1.49g/cm3,沸点340℃.酸性条件下180℃以上易发生分解.
实验步骤:装置图如1图所示,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均略去.

(Ⅰ)制备粗产品:在三颈烧瓶侧口插入温度计,另一侧口连接分水器与冷凝管,从中间口先加入3g(0.02mol)邻苯二甲酸酐及几粒沸石,在振摇下缓慢加入6.5mL(0.07mol)正丁醇和0.1mL浓硫酸的混合液.安装搅拌装置.在分水器中加入正丁醇至支管平齐.缓慢升温,使混合物微沸,至瓶内固体完全消失.继续回流,分水器中有小液滴沉入底部,当温度升到140℃时便可停止加热.
(Ⅱ)粗产品纯化:当反应液冷却到70℃以下时,将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 5% Na2CO3溶液洗涤,有机层用15mL温热的饱和食盐水洗涤2~3次,至有机层呈中性,分离出的油状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除去干燥剂.有机层先蒸去过量的正丁醇,最后在抽气泵的减压下蒸馏,收集180~190℃的馏分即得产品,称量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的名称蒸馏烧瓶,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抽气泵的作用是可降低有机物的沸点,可以防止有机物脱水碳化,提高产物的纯度.
(2)制备装置中冷凝水的流向与冷凝管中蒸汽的流向相同,制备过程中反应进行到终点的标志是分水器中的水位不再发生变化.
(3)产品纯化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将硫酸和转变成盐,从而与产物分离,该操作是否可改用NaOH溶液?否(填“是”或“否”),原因是;氢氧化钠碱性太强,能使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发生水解;.加入食盐水洗涤一方面是防止有机物发生乳化而不利于分层,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溶解度.
(4)实验中还可采用薄层色谱法(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后的不同时间,用毛细管从三颈烧瓶中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在紫外灯照射下(含苯环结构的物质可显色)斑点如图2.你认为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D.
A.开始   B.30min   C.60min   D.90min.

分析 (1)依据装置图和仪器的用途分析回答仪器名称;浓硫酸在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吸水剂;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减压蒸馏可降低有机物的沸点;
(2)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根据分水器中的水位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结束;
(3)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用碳酸钠除去酯中的硫酸和;根据氢氧化钠碱性较强,能使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发生水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盐溶液中溶解度会降低;
(4)对照图上的斑点分析,可以知道,反应开始时图上的斑点是反应物,由此可推知,回流30min、60min时的图上,下面的斑点为反应物,上面的斑点为生成物,90min时则图上的斑点是生成物,而反应物基本上无剩余,但不会消失;

解答 解:(1)蒸馏时使用的仪器e的名称蒸馏烧瓶;浓硫酸在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吸水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促使平衡正向移动;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减压蒸馏可降低有机物的沸点,可以防止有机物脱水碳化,提高产物的纯度;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催化剂,吸水剂;可降低有机物的沸点,可以防止有机物脱水碳化,提高产物的纯度;
(2)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则制备装置中冷凝水的流向与冷凝管中蒸汽的流向相同,根据分水器中的水位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结束;
故答案为:相同;分水器中的水位不再发生变化;
(3)产品纯化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使硫酸和转变成盐,从而与产物分离;氢氧化钠碱性太强,能使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发生水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盐溶液中溶解度会降低,所以加入食盐水洗涤一方面是防止有机物发生乳化而不利于分层,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将硫酸和转变成盐,从而与产物分离;否;氢氧化钠碱性太强,能使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发生水解;降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溶解度;
(4)对照图上的斑点分析,可以知道,反应开始时图上的斑点是反应物,由此可推知,回流30min、60min时的图上,下面的斑点为反应物,上面的斑点为生成物,90min时则图上的斑点是生成物,而反应物基本上无剩余,但不会消失,因此,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D;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物质的制备为背景,考查蒸馏、分液等基本操作,掌握实验操作的要求和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气体易液化且遇挥发性酸时冒白烟,宜作制冷剂的是(  )
A.N2B.NH3C.NO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自然界中,金属硫化物矿床常因发生表生氧化及次生富集作用,产生辉铜矿(Cu2S)与铜蓝(CuS).
已知:Cu2S、CuS是两种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稀HNO3反应:
①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
②3Cu2S+16H++10NO3-→6Cu2++3SO42-+10NO↑+8H2O
现将四份质量不同的某Cu2S和CuS混合物样品分别和100mL物质的量为5mol/L的稀硝酸充分反应,所取样品质量与产生气体体积.(标准状况测定)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abc
样品质量(g)9.612.864.0
气体体积(L)5.046.72V
试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硝酸的挥发以及溶液体积变化):
(1)a实验结束后,溶液中c(NO3-)=2.75mol/L.
(2)b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研究小组探究:
I.铜片和浓硫酸的反应(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Ⅱ.SO2 和 Fe( NO3)3 溶液的反应[1.0mol/L 的 Fe(N033 溶液的 pH=1]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探究I
(l)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取12.8g铜片和20mL 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三颈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04(浓)$\frac{\underline{\;\;△\;\;}}{\;}$CuS04+SO2↑+2H2O
②该同学设计求余酸浓度的实验方案是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其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C (填字母).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酸性髙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探究Ⅱ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3)裝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SO2与Fe3+反应;猜想2: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03?反应;猜想3:SO2和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①按猜想1,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证明该猜想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溶液中有Fe2+
②按猜想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某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 进行实验.应选择的替换溶液是c (填序号).
a.0.1mol•L-1 NaNO3  b.1.5mol•L-1Fe(NO32   c.6.0mol•L-1 NaNO3和HCl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制取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ClO2气体只能保持在浓度较低状态下以防止爆炸性分解,且需现合成现用.②ClO2气体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在无隔膜电解槽中持续电解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和NaClO3,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Cl--6e-+6OH-=ClO3-+3H2O.
(2)反应生成ClO2气体需要X酸酸化,X酸可以为B.
A.盐酸    B.稀硫酸    C.硝酸    D.H2C2O4溶液
吸收塔内的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为温度过高H2O2将分解.
(3)ClO2被S ClO2被S2-还原为ClO2-、Cl-转化率与pH关系如图.
 
写出pH≤2时ClO2与S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O2+5S2-+8H+=2Cl-+5S↓+4H2O
(4)ClO2对污水中Fe2+、Mn2+、S2-和CN-等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某工厂污水中含CN- amg/L,现用ClO2将CN-氧化,生成了两种无毒无害的气体,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2+2CN-=2Cl-+2CO2+N2↑;处理100m3这种污水,至少需要ClO2$\frac{100a}{2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苯甲酸乙酯(C9H10O2)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已知:

已知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
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4.0g苯甲酸,10 mL 95%的乙醇(过量),8mL环己烷以及3 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右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 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②反应一段时间,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 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2.3mL.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B(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100 mL    D.250 mL
(2)步骤①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沸石,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冷却后补加;
(3)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使平衡不断地向正向移动;
(4)步骤③加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在苯甲酸乙酯中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受热至100℃时升华;
(5)有机物的分离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6)计算本实验的产率为4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Mg<AlB.热稳定性:HCl>HBr>HI
C.酸性强弱:H2SiO3<H2CO3<H2SO4D.熔点:SiO2>NaCl>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1)氰化物多数易溶于水,有剧毒,其中HCN是易挥发的弱酸,已知:Ka(HCN)=6.17x10-10.处理含CN-废水时,用NaOH溶液调节至pH=9时(常温),c(CN-)<c(HCN)(填“>”、“<”或“=”).
(2)已知:
①C(s)+O2(g)═CO2(g);△H=a kJ•mol-1
②CO2(g)+C(s)═2CO(g);△H=b kJ•mol-1
③Si(s)+O2(g)═SiO2(s);△H=c kJ•mol-1
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SiO2(s)═Si(s)+2CO(g)△H=(a+b-c)kJ•mol-1
(3)已知:CO(g)+H2O(g)?H2(g)+CO2(g).下表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温度/400500800
平衡常数K9.9491
该反应的△H<0(填“>”、“<”);500℃时进行该反应,且CO和H2O起始浓度相等,CO平衡转化率为75%.
(7)一种新型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H2-2e-+CO3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中最美的语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钙的元素符号:CaB.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C.二氧化碳的结构式    O=C=OD.NaCl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