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在一定温度下,把2 mol N2和6 mol H2通入一个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如图)
容器中发生以下的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和气体为7mol,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使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和气体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那么:
(1)若a=1 mol ,c=2 mol ,则b=____ mol,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 方向进行(填“正”或“逆”)
(2)若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范围是 。
(3)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的混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为6.5 mol,则可采取的措施是
26每空2分(1)3,逆(2)1<c≤4 (3)降低温度
【解析】
试题分析:(1)化学反应:在定温、定压下进行,要使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等效,只要起始时n(N2):n(H2)=2:6就可以达到.已知起始时各物质的体积分别为1molN2、bmolH2和2molNH3.根据“等价转换”法,将2molNH3通过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和的体积,则相当于起始时有(1+1)molN2和(b+3)molH2,它们的比值为(1+1):(b+3)=2:6,解得b=3.因反应前混合气体为8mol,反应后混合气体为7mol,体积差为1mol,由差量法可解出平衡时NH3为1mol;而在起始时,NH3的物质的量为c=2mol,比平衡状态时大,为达到同一平衡状态,NH3的物质的量必须减小,所以平衡逆向移动,答案为:3;逆;
(2)若需让反应逆向进行,由上述①所求出的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1可知,NH3的物质的量必须大于1,最大值则为2molN2和6molH2完全反应时产生的NH3的物质的量,即为4mol,则1<c<4.答案为:1<c≤4;
(3)由6.5<7可知,上述平衡应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亦即向放热方向移动,所以采取降温措施.答案为:降低温度;
考点:考查等效平衡,化学反应的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吉林省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a+、Mg2+、Cl-、CO
B.H+、Na+、Fe2+、MnO
C.K+、Ca2+、Cl-、NO
D.K+、NH、OH-、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2H++2e—=H2 B.Fe2++2e—=Fe
C.Fe-2e—=Fe2+ D.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2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Na B.Mg C.Al D.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Na2O2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0.1 mol铁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有0.3NA个电子转移
C.等物质的量的钠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氯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D.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北京理工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5分)(1)G.H.盖斯,根据一系列事实于1840年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或分数步完成,这一过程热效应相同”。换言之,若一个反应可分成几步反应完成,则各步反应的反应热总和与该反应一次发生时反应热相同。应用这个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①C(s)+O2(g)==CO2(g) ?H= -393.5kJ/mol②CO(g)+1/2 O2(g)==CO2(g) ?H= -283kJ/mol
写出C(s)与O2(g)反应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2A(气)B(气)+xC(气),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增大P%,测得A的转化率为P%,,则x的值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北京理工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3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都进行下列反应:CO2(g) + H2(g) H2O(g) + CO(g),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起始浓度 不同,其中 甲:n(CO2) = n(H2) = 1 mol; 乙:n(CO2)=1 mol, n(H2)= 2 mol;丙:n(CO2) = n(H2)=n[H2O(g)]=1 mol.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乙>甲>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Al3+、Cl-、Mg2+、Na+ 、 Br-、CO32-、SO32-等七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①向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下层液体呈红棕色;
②取上层无色溶液,加入足量B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
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产生。
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北京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4Fe(OH)2+O2+2H2O=4Fe(OH)3属于化合反应
C.SO2+Cl2+2H2O=2HCl+H2SO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AgNO3+HCl=AgCl↓+HNO3该反应不能说明盐酸酸性比硝酸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