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通过卤素间的反应实验,可以比较出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Cl4起到萃取、富集I2的作用
B.a中下层变无色,说明I2 转化为I-
C.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2I-═I2+2Br-
D.只依据a、b中现象,不可以证明Cl2的氧化性比 Br2

分析 A、碘单质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分析解答;
B、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比水重,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中,四氯化碳层为紫红色,上层为主要溶质是氯化钾;
C、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所以溴单质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
D、Ⅱ滴入氯水能将碘单质氧化成无色的碘酸根离子,而Ⅳ滴入溴水下层仍呈紫色.

解答 解:A、碘单质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下层呈紫色,所以CCl4起到萃取、富集I2的作用,故A正确;
B、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比水重,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中,四氯化碳层为紫红色,上层为主要溶质是氯化钾,而不是将I2 转化为I-,故B错误;
C、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所以溴单质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发生了Br2+2I-═I2+2Br-,故C正确;
D、Ⅱ滴入氯水能将碘单质氧化成无色的碘酸根离子,而Ⅳ滴入溴水下层仍呈紫色,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单质,故D错误;
故选BD.

点评 本题以碘的提取为载体综合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25℃,有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100ml,要使它的pH降为11.应加蒸馏水的体积为900ml;若加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应加10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1)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已知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H1=-393.5kJ•mol-1
H2(g)+$\frac{1}{2}$O2(g)=H2O(g)△H2=-242.0kJ•mol-1
CO(g)+$\frac{1}{2}$O2(g)=CO2(g)△H3=-283.0kJ•mol-1
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5kJ•mol-1
(2)已知白磷和PCl3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键能:
P-P 198kJ•mol-1,Cl-Cl 243kJ•mol-1,P-Cl 331kJ•mol-1
则反应P4(白磷,s)+6Cl2(g)=4PCl3(s)的反应热△H=-1326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 c1,V1的 NaOH 溶液和 c2、V2 的 CH3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 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当 pH=7 时,若 V1=V2,则一定是 c2>c1
B.在任何情况下都满足 c(Na+ )+c(H+ )=c(CH3COO- )+c(OH-
C.若 pH>7,则一定是 c1V1>c2V2
D.若 V1=V2,c1=c2,则 c(CH3COO-)+c(CH3COOH)=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8g Na2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2NA
B.25℃、101.3kPa时,11.2L 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4℃、101.3kPa时,54m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3NA
D.2L 1mol/L Na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CO2B.BaSO4C.HClO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3)NaBH4和LiAlH4常常被称为万能还原剂,它可以氧气或过氧化氢设计成原电池,其反应方程式:
NaBH4+4H2O2=NaBO2+6H2O,请书写出该电池在碱性介质中的电极反应,正极:H2O2+2e-=2OH-负极:BH4-+8OH--8e-=B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和胶体
B.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纯净二氧化硅是光导制品的基本原料
C.SO2 使高锰酸钾褪色是利用 SO2 的漂白性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浓度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燃煤技术的改进,有助于合理控制温室效应、环境污染,并能进行资源化利用,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工业上以煤和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转化变为清洁能源氢气和工业原料甲醇.
(1)若碳的燃烧热为393.5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已知反应
C(s)+2H2O(g)$\frac{\underline{\;高温\;}}{\;}$ CO2(g)+2H2(g)△H>0,能否求出该反应的△H不能(填“能”或“不能”).若能则求出其△H(若不能请说明理由):上述反应与氢气燃烧热的反应中水的状态不同或H2O(g)?H2O(l)△H未知.
(2)工业上也可以仅利用上述反应得到的CO2和H2进一步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2(g)+3H2(g)?CH3OH(g)+H2O(g)△H<0
①工业生产过程中CO2和H2的转化率后者大(填“前者大”、“后者大”、“一样大”或“无法判断”),为了提高甲醇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温度、增大压强或分离产物(填两点).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i.用H2表示0-3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0.5mol•L-1•min-1
ii.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5.33mol-2•L-2.10min后,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g)和1mol H2O(g),此时V>V(填“>”、“<”或“=”).
iii.对于基元反应aA+bB?cC+dD而言,其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计算公式如下:正反应速率为v=k•c(A)a•c(B)b;逆反应速率为v=k•c(C)c•c(D)d,其中k、k为速率常数.若将上述反应视为基元反应则在上述条件下k:k=3:16.反应进行到第3min时V:V=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