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 酒精灯在实验台上着火迅速用水熄灭
B. 浓H2SO4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
C. 实验室电线失火,首先断开电源
D. 腐蚀性药品溅到眼睛中,立即送往医院
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实验台上的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用湿布盖灭;
B.根据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强腐蚀性判断;
C.实验室电线失火,首先断开电源;
D.腐蚀性药品溅到眼睛中,应该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边洗边眨眼睛,然后去医院.
解答: 解:A.实验台上的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用湿布盖灭,故A错误;
B.皮肤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用抹布擦拭,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03溶液,故B错误;
C.实验室电线失火,首先断开电源,故C正确;
D.腐蚀性药品溅到眼睛中,应该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边洗边眨眼睛,然后去医院,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室安全及事故处理,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实验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应学会处理常见意外事故的方法技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A常用作烟道气的警告剂,也可以做橡胶硫化促进剂、鞣剂等.一定条件下它可发生下图转化.已知E为高分子化合物.
(1)7.0g有机物A完全燃烧可产生0.4mol CO2和5.4g H2O,经测定A分子含有甲基,所有的碳原子在一条碳链上,其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35,A的结构简式为.
(2)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具有此官能团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种.
(3)B→C的反应类型为,C→D的反应类型为.
(4)写出F+B→G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关于B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与金属钠生成氢气
C.可以与碳酸钠反应
D.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板上铁铆钉处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试回答以下问题:
(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锌片上有气泡,再平行插入一块铜片(见图A),可观察到铜片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见图B),组成一个原电池,负极为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如果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500 mL 2 mol·L-1的稀硫酸溶液,构成铜锌原电池(见图C,假设产生的气体没有损失),当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 L的氢气时,则此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c(H2SO4)=________mol·L-1,c(ZnSO4)=________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aO+H2O=Ca(OH)2 B. 2Na2O2+2H2O=4NaOH+O2↑
C. NaOH+HCl=NaCl+H2O D. CaCO3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工业合成氨时使用催化剂
B. 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盐酸
C. 在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7 mol/L
D. 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