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 |
B. | 配制溶液时,若容量瓶没有干燥,还有少量蒸馏水,则配制后的溶液浓度偏低 | |
C. | 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 |
D. |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稀盐酸和BaCl2溶液 |
分析 A.稀释浓硫酸,应防止酸液飞溅;
B.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最终溶液的体积没有影响;
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的是氢氧化铁沉淀;
D.氯化银和硫酸钡均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碳酸根可以和强酸反应.
解答 解: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酸液飞溅,故A错误;
B.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及最终溶液的体积没有影响,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故B错误;
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的是氢氧化铁沉淀,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故C错误;
D.向试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无现象,然后再滴加BaCl2溶液,如果出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未知溶液中含有SO4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溶液的稀释以及溶液的配制、胶体的制备、离子的检验等,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研究有机物一般要经过的基本步骤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 |
B. | 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液化、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 |
C. | “三大合成材料”一般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 |
D. | 糖类、油脂、蛋白质并不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0 g | B. | 30 g | C. | 20 g | D. | 15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2>T1 P1>P2 m+n>P△H<0 | B. | T1>T2 P1<P2 m+n<P△H>0 | ||
C. | T1<T2 P1<P2 m+n<P△H<0 | D. | T1>T2 P1<P2 m+n>P△H>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lO2 | B. | NaClO4 | C. | HClO | D. | Na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强酸性条件下Na+、IO-、K+、可以大量共存 | |
B. | 在强碱性条件下K+、AlO2-、Na+、NO3-可以大量共存 | |
C. | 在水溶液中H+、NH4+、SiO32-、Cl-不能大量共存 | |
D. | 在强酸性条件下NH4+、K+、SO32-、S2-可以大量共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