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相同条件下,一个容器充满NO,另一个容器充满N2和O2,两个容器的体积相同,则两个容器内的气体有相同的


  1. A.
    原子数
  2. B.
    电子数
  3. C.
    中子数
  4. D.
    质量
A
分析: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两种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根据气体的原子组成作进一步判断.
解答: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两种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A、气体都是双原子分子,两种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分子数相等,原子数相等,故A正确;
B、N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另一容器中不能确定N2和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故电子数无法确定,两种容器中的电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N原子核外中子数为7,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另一容器中不能确定N2和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故中子数无法确定,两种容器中的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另一容器中不能确定N2和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无法确定两种容器内气体的质量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本题着重于原子结构的考查,注意把握原子的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一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在标准状况下,一个盛满空气的容器重95.3 g(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在相同条件下若改盛满SO2气体时重98.8 g,则此容器的体积约是

[  ]

A.

0.560 L

B.

1.12 L

C.

2.24 L

D.

3.36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

Ⅰ.目前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CH3CH2OH。反应为:2CO2(g)+6H2(g)CH3CH2OH(g)+H2O(g),在一定压强下,该反应的一些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提高氢碳比n(H2)/n(CO2),对生成乙醇 _______(选填“不利”、“有利”或“无影响”)。

(3)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CH2OH)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Ⅱ.工业上还采取以CO和H为原料合成乙醇,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O(g)+4H2(g)CH3CH2OH(g)+H2O(g)

(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c(CO)=c(H2)                 B.v(CO)=v(H2O)

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消耗2molCO的同时生成1molCH3CH2OH

(6)在相同条件下,由CO制取CH3CH2OH的平衡常数远远大于由CO2制取CH3CH2OH的平衡常数。则由CO制取CH3CH2OH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CO2制取CH3CH2OH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化学 题型:填空题

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
Ⅰ.目前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CH3CH2OH。反应为:2CO2(g)+6H2(g)CH3CH2OH(g)+H2O(g),在一定压强下,该反应的一些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提高氢碳比n(H2)/n(CO2),对生成乙醇 _______(选填“不利”、“有利”或“无影响”)。
(3)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CH2OH)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Ⅱ.工业上还采取以CO和H为原料合成乙醇,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O(g)+4H2(g)CH3CH2OH(g)+H2O(g)
(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c(CO)=c(H2)                  B.v(CO)=v(H2O)
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消耗2molCO的同时生成1molCH3CH2OH
(6)在相同条件下,由CO制取CH3CH2OH的平衡常数远远大于由CO2制取CH3CH2OH的平衡常数。则由CO制取CH3CH2OH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CO2制取CH3CH2OH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化学 题型:填空题

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

Ⅰ.目前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CH3CH2OH。反应为:2CO2(g)+6H2(g)CH3CH2OH(g)+H2O(g),在一定压强下,该反应的一些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提高氢碳比n(H2)/n(CO2),对生成乙醇 _______(选填“不利”、“有利”或“无影响”)。

(3)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CH2OH)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Ⅱ.工业上还采取以CO和H为原料合成乙醇,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O(g)+4H2(g)CH3CH2OH(g)+H2O(g)

(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c(CO)=c(H2)                  B.v(CO)=v(H2O)

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消耗2molCO的同时生成1molCH3CH2OH

(6)在相同条件下,由CO制取CH3CH2OH的平衡常数远远大于由CO2制取CH3CH2OH的平衡常数。则由CO制取CH3CH2OH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CO2制取CH3CH2OH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

Ⅰ.目前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CH3CH2OH。反应为:2CO2(g)+6H2(g)CH3CH2OH(g)+H2O(g),在一定压强下,该反应的一些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提高氢碳比n(H2)/n(CO2),对生成乙醇 _______(选填“不利”、“有利”或“无影响”)。

(3)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CH2OH)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Ⅱ.工业上还采取以CO和H为原料合成乙醇,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O(g)+4H2(g)CH3CH2OH(g)+H2O(g)

(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c(CO)=c(H2)                  B.v(CO)=v(H2O)

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消耗2molCO的同时生成1molCH3CH2OH

(6)在相同条件下,由CO制取CH3CH2OH的平衡常数远远大于由CO2制取CH3CH2OH的平衡常数。则由CO制取CH3CH2OH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CO2制取CH3CH2OH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