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A、B、C、D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转化关系如图1(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F是常见的四原子10电子分子,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化合物J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分子,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常温下为液体.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L的电子式;J的结构式
(2)写出F与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2NH3═N2H4+Cl-+H2O.
(3)取一定量J在B中完全燃烧生成14g C,恢复至101kPa、25℃,放出QkJ热量.则J和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H=-624 kJ/mol.
(4)写出将E通入L的碱性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ClO-+SO2+2OH-═Cl-+SO42-+H2O.
(5)J-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 KOH溶液.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N2H4+4OH--4e-═4H2O+N2↑.
(6)对于反应2E+B?2G
①某温度下,E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2所示.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
②有两只密闭容器甲和乙,甲容器有一个可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乙容器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分别向两容器内充入2molG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平均反应速率:甲>乙           B.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甲<乙
C.平衡时G的转化率:甲>乙       D.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甲>乙.

分析 A、B、C、D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则E为SO2;由反应①可推知A为S,B为O2;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则L为NaClO;F是常见的四原子10电子分子,F应为NH3;氨气与NaClO反应生成J,J由两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分子,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常温下为液体,则J为N2H4;J与氧气反应生成C,则C为氮气,由反应②可知D为H2,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则E为SO2;由反应①可推知A为S,B为O2;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则L为NaClO;F是常见的四原子10电子分子,F应为NH3;氨气与NaClO反应生成J,J由两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分子,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常温下为液体,则J为N2H4;J与氧气反应生成C,则C为氮气,由反应②可知D为H2
(1)由上述分析可知,L为NaClO,其电子式为,J为N2H4,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2)F与L反应是氨气与NaClO反应生成为N2H4、NaCl与H2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O-+2NH3═N2H4+Cl-+H2O,
故答案为:ClO-+2NH3═N2H4+Cl-+H2O;
(3)N2H4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14gN2,完全燃烧恢复至101kPa、25℃,放出312kJ热量,同时应生成水,14g N2的物质的量=$\frac{14g}{28g/mol}$=0.5mol,则1mol N2H4完全燃烧方程式的热量为624kJ,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H=-624 kJ/mol,
故答案为:N2H4(l)+O2(g)═N2(g)+2H2O(l)△H=-624 kJ/mol;
(4)将SO2通入NaClO的碱性溶液,ClO-将SO2氧化为SO42-,自身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O2+2OH-═Cl-+SO42-+H2O,
故答案为:ClO-+SO2+2OH-═Cl-+SO42-+H2O;
(5)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 KOH溶液,总反应为生成氮气与水,故负极为N2H4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氮气与水,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N2H4+4OH--4e-═4H2O+N2↑,
故答案为:N2H4+4OH--4e-═4H2O+N2↑;
(6)①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A、B两点温度不变,所以A、B两点的平衡常数相等,故答案为:=;
②发生反应:2SO2+O2?2SO3,有两只密闭容器甲和乙,甲容器有一个可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乙容器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分别向两容器内充入2molSO3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逆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乙中压强增大,故乙的压强较甲中压强大,
A.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平均反应速率:乙>甲,故A错误;
B.乙到达的平衡等效为在甲的平衡的基础增大压强,相对甲而言,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时O2的物质的量:甲>乙,故B错误;
C.由B中分析可知,平衡时乙中参加反应的三氧化硫相对较少,故平衡时SO3的转化率:甲>乙,故C正确;
D.由B中分析可知,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与无机物推断、电子式、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平衡常数、等效平衡等,题目综合性较大,推断物质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浓度偏高的是(  )
A.使用的NaOH固体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
C.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未经冷却即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D.调节天平零点时未将游码回到最左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有机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其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标准状况下其蒸气的密度是1.34g/L,将6g该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12.4g,通过计算确定:
(1)该有机物的摩尔质量;
(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
CO2和H2O合成C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 CO2+8e-+8H+=CH4+2H2O
B.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硫酸
C.该装置仅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装置中的H+由左向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况下,1.12LHCHO含有的电子数为1.5NA
B.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
C.常温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
D.1.0L 0.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Fe3+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可用于(  )
A.用Zn粒与稀HCl反应制H2B.用大理石与稀HCl反应制CO2
C.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D.用MnO2与浓HCl反应制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实验室需要450ml 0.12mol/L的NaOH溶液,有如下操作:
①把称好的NaOH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2.4克.
③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④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⑥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步骤中要称量的NaOH固体为2.4克
(2)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②①③⑤④⑥.
(3)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mL ②250mL ③500mL ④1000mL,本实验选用③(填序号).
(4)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托盘天平,药匙以外还有: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NaOH固体时,物码倒置(1克以下用游码)偏低
②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⑤偏低
③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水无影响
④某同学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偏高
⑤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拿胶头滴管又加入蒸馏水使液体凹液面再次与刻度线相切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为了判断其活泼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甲、乙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根据气泡产生的电极,确定甲、乙活泼性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丙、丁放入稀硫酸中,比较产生氢气的量,从而比较丙、丁活泼性
③以石墨为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乙、丁的硫酸盐溶液,根据阴极先析出的金属判断乙、丁活泼性
④将甲单质投入丙的盐溶液中,根据是否置换出丙单质判断甲、丙的活泼性
上述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①④B.②③C.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