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研究硫及其化合物性质有重要意义.
(1)Cu2S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Cu2S(s)+3O2(g)═2Cu2O(s)+2SO2(g)△H=-773kJ•mol-1
(2)硫酸工业生产中涉及反应:2SO2(g)+O2(g)?2SO3(g).
向2L的容器中充入2mol SO2、1mol O2,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T1温度下,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正)>v(逆)(填“>”“<”或“=”)
温度为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1620.
若在T3温度时,达平衡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此时再向容器中加入2mol SO2、1mol O2并使之重新达到平衡,测得又放出热量Q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字母)
a.容器的压强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b.Q2一定等于Q1
c.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一定大于80%  d.T3时的平衡常数大于T1时的平衡常数
(3)为了验证SO2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下列试剂中能选取的合适实验试剂依次是d,b(填序号字母).
a.品红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烧碱溶液  d.溴水
(4)实验室存放的Na2SO3溶液容易变质,请完成下列检验,该Na2SO3溶液是否变质的实验报告:
①步骤一:用试管取适量的待测溶液;
②步骤二:向所取溶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③实验现象及对应结论:若出现白色沉淀,则Na2SO3溶液变质,若不出现白色沉淀,则Na2SO3溶液未变质.

分析 (2))状态D时的SO2的转化率为80%,未达到90%,反应向正反应进行;
根据SO3平衡时的浓度,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计算;
在T3温度时,达平衡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此时再向容器中加入2mol SO2、1mol 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放出的热量增大,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由图可知,温度越高SO2的转化率越小,即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降低;
(3)选择由氧化性的试剂,检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且现象明显;
选择碱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且现象明显;
(4)Na2SO3溶液变质,会有Na2SO4生成,取少许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通过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确定是否变质.

解答 解:(2)状态D时的SO2的转化率为80%,未达到90%,反应向正反应进行,v>v
T1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SO2的转化率为90%,则SO2的浓度变化为1mol/L×90%=0.9mol•L-1
              2SO2(g)+O2(g)?2SO3(g).     
开始(mol/L):1       0.5        0
变化(mol/L):0.9     0.45      0.9
平衡(mol/L):0.1     0.05      0.9
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frac{0.{9}^{2}}{0.{1}^{2}×0.05}$=1620;
在T3温度时,达平衡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此时再向容器中加入2mol SO2、1mol 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放出的热量增大,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故容器内压强小于原来的2倍,放出的热量Q2>Q1,故ab错误,c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由图可知,温度越高SO2的转化率越小,即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降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1620;c;
(3)溴水检验强氧化性,氧化二氧化硫,溶液颜色褪去,可以用溴水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放出反应生成亚硫酸盐与水,亚硫酸钠溶于水,亚硫酸钙为白色沉淀,故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选项不明显,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故答案为:d;b;
检验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且现象明显;
(4)Na2SO3溶液变质,会有Na2SO4生成,取少许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Na2SO3溶液变质,若不出现白色沉淀,则Na2SO3溶液未变质,
故答案为: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Na2SO3溶液变质,若不出现白色沉淀,则Na2SO3溶液未变质.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涉及化学平衡图象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硫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等,题目较为综合,是对知识的综合利用,(2)中注意利用等效平衡分析,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理解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工业合成氨反应
C.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比原来要深
D.热的纯碱除油污效果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 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 pH=1 的 0.1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
Ix≥a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有Fe3+、有Cl2
IIa>x≥b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有Fe3+、无Cl2
IIIb>x>0无明显变化无Fe3+、无Cl2
(1)用 FeCl3酸性溶液脱除 H2S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2H++S↓.
(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Cl- 在阳极放电,生成的 Cl2将 Fe2+氧化.写出有关反
应的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Cl2+2Fe2+=2Fe3++2Cl-;2Cl--2e-=Cl2↑.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 Fe2+在阳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
(4)Ⅱ中虽未检测出 Cl2,但 Cl- 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 pH=1 的 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
a>x≥c无明显变化有Cl2
c>x≥b无明显变化无Cl2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0.2mol/L.
②与Ⅱ对比,可得出的结论:ABC
A.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 Fe2+先于 Cl- 放 电
B.电压过小,Cl- 可 能 不 放 电
C. 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 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
D. 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 Fe3+一定仅是由于生成的 Cl2将 Fe2+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氯化铁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请根据上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Ⅰ是配制溶液,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可能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①④(填写序号).
①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③配溶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④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后继续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请写出加入氯水发生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4)若原样品质量a为50g,加热后红棕色固体质量b为3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表示某淡黄色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单质A的名称硫.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H2SO3+2H2S=3S↓+3H2O.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盛有NH4HCO3的试管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Na2O2的干燥管,足量浓H2SO4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  )
A.NH3B.O2C.H2O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粉精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2)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在使用漂粉精时,为了加速漂白作用,可以在漂粉精中加入少量盐酸(填物质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O)2+2HCl=CaCl2+2HClO.
(3)漂粉精暴露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是(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表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frac{\underline{\;光照\;}}{\;}$2HCl+O2↑.
(4)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粉精和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A(g)+2B(g)?C(g)+D(g),不能表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B物质的量浓度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压强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已知:①RNH2+R′CH2Cl$\stackrel{一定条件}{→}$RNHCH2R′+HCl(R和R′代表烃基)
②苯的同系物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如:


(苯胺,弱碱性,易被氧化)
化合物C是制取消炎灵(祛炎痛)的中间产物,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结构简式是、A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