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中学化学中有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规律结论
A强酸可以制弱酸氢硫酸(H2S)无法制取硫酸
B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常温下,相同的铝片分别加入到浓、稀硫酸中,浓硫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C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NH3的沸点低于PH3
D溶解 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AgCl沉淀中滴定KI溶液,会得到AgI沉淀
A.AB.BC.CD.D

分析 A.CuS不溶于硫酸,则硫化氢能够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
B.浓硫酸与铝发生钝化反应,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C.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大大增强了其分子间作用力,导致氨气的沸点大于磷化氢;
D.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角度分析.

解答 解:A.硫化氢能够发生反应:H2S+CuSO4=CuS↓+H2SO4,所以硫化氢能够制取硫酸,故A错误;
B.浓硫酸与铝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所以稀硫酸中铝片先溶解完,故B错误;
C.一般来讲,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但氨气分子中存在氢键,则NH3的沸点大于PH3,故C错误;
D.AgCl沉淀中滴定KI溶液,由于AgI更难溶,则会实现难溶物转化得到AgI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化学规律,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易错点为C,注意明确氢键对物质沸点的影响,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其制备原理为:
制备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醋酸酐+水杨酸$\stackrel{浓硫酸}{→}$$\stackrel{摇匀}{→}$$→_{加热}^{85℃-90℃}$$\stackrel{冷却}{→}$$→_{洗涤}^{减压过滤}$粗产品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如表: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或沸点(℃)
水杨酸138158(熔点)微溶
乙酸酐102139.4(沸点)反应
乙酰水杨酸180135(熔点)微溶
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阿司匹林时,最适合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
(2)合成阿司匹林时,必须使用干燥的仪器,其原因是防止醋酸酐和水反应.
(3)减压过滤所得粗产品要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除去醋酸酐、醋酸、硫酸,并降低乙酰水杨酸的损耗.
(4)用重结晶方法提纯粗产品的流程如下,加热回流装置如图.
         粗产品 $→_{沸石}^{乙酸乙酯}$$→_{回流}^{加热}$$\stackrel{趁热过滤}{→}$$→_{加压过滤}^{冷却}$$→_{干燥}^{洗涤}$乙酸水杨酸
①沸石的作用是防暴沸;
②冷凝水的流进方向是a(填“a”或“b”);
③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便于调控加热温度,防止乙酰水杨酸分解.
(5)在实验中原料用量:2.0 g水杨酸、5.0 mL醋酸酐(ρ=1.08 g/cm3),最终称得产品质量为2.2 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84.3%(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4,则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2周期第ⅣA族B.第3周期第ⅣA族C.第4周期第ⅡA族D.第3周期第Ⅵ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一个产业链(如图所示),将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ⅤⅢ族.
(2)写出钛铁矿在高温下与焦炭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2FeTiO3+6C+7Cl2$\frac{\underline{\;高温\;}}{\;}$2FeCl3+2TiCl4+6CO.
(3)制备TiO2的方法之一是利用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再经焙烧制得.水解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原因:发生TiCl4+(2+x)H2O=TiO2•xH2O+4HCl,加入大量水并加热,HCl挥发,促使水解正向进行
(4)反应后得到Mg、MgCl2、Ti的混合物,可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Ti,依据下表信息,需加热的温度略高于1412℃即可.
TiCl4MgMgCl2Ti
熔点/℃-25.0648.87141667
沸点/℃136.4109014123287
(5)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试样w g,消耗c mol/L NH4Fe(SO42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为$\frac{cVM}{10w}$%.(用代数式表示)
(6)由CO和H2合成甲醇的方程式是:CO(g)+2H2(g)?CH3OH(g).若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上述产业链中每合成6mol甲醇,至少需额外补充H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CO2、NOx,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B.经过必要的化学变化能从海水中提取粗盐、Mg、Br2等物质
C.针对病毒性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
D.石油的分馏、石油裂解、煤的气化都包含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酯类
C.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5℃时,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Na+、NO3-、Cl-
B.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Mg2+、Na+、SO42-、NO3-
C.pH=1的溶液中:Na+、K+、MnO4-、SO2
D.0.1 mol•L-1FeCl3溶液中:Ba2+、Na+、SCN-、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Cl2溶于水:Cl2+H2O=2H++Cl-+ClO-
B.NaHCO3溶液中加入HCl:CO32-+2H+=CO2↑+H2O
C.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O2+OH-═HCO3-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浓盐酸,烧瓶中加入的试剂是MnO2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加试剂;该装置的作用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3)装置B中的试剂是A(选填下列试剂),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比硫酸酸性强;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反应;⑥铁与氯气加热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加热生成硫化亚铁.可说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B
A.全部     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⑥D.除①以外
(5)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简要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原因Cl原子、S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Cl原子是7,S原子是6,且原子半径Cl<S,因此,在反应中Cl原子比S原子更容易获得电子达稳定结构,故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