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
A.钠与水的反应: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金属钠,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一粒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配制100 mL的质量分数10%的H2O2溶液:取一支规格为100 mL的量筒,先取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溶液33.3 mL,然后加水至100 mL刻度线
C.检验某浅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血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
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容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2 ,它不能因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3种,符合此条件的烃的结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同学为探究Fe3+能否氧化SO2,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假设实验中所用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甲同学利用实线框内的装置制取SO2,并进行探究实验。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取出装置C中的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Fe3+可以氧化SO2。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严谨,用虚线框内的装置代替装置A,先让装置E内的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1,打开活塞2,又反应片刻后,取装置C中的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由此得出结论:Fe3+可氧化SO2,且可被SO2还原成Fe2+。
①该实验制取H2时需用浓硫酸配制450 mL 3 mol·L-1的稀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过程中若其他操作无误,但没有洗涤烧杯与玻璃棒,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会___ 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在该实验过程中,H2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均不严谨,为此利用乙同学的实验装置及操作重新进行实验。待装置F内的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取装置C中的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得出与甲同学相同的结论。
①甲同学实验不严谨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SO2的溶解度太小
B.SO2与Fe3+不发生反应
C.H2SO3与BaCl2溶液不反应
D.装置中的空气与SO2进入水中可生成H2SO4
②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B.变化时释放出能量
C.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O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3+CO2→+H2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
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剂。13.2 L(标准状况)CO2和KO2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8.8 L(标准状况),计算反应消耗的KO2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Mg2+、H+、C1-、OH- B.Na+、Ba2+、CO、NO
C.Na+、H+、Cl-、CO D.K+、Cu2+、NO
、S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