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常利用CO与SO2反应生成固态S单质和CO2,从而消除这两种气体对大气的污染:2CO(g)+SO2(g)2CO2(g)+S(s)△H=﹣a kJ/mol(a>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B.若反应开始时投入2 mol CO,则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a kJ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提高SO2的转化率
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CO2的同时,消耗1mol SO2,则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金属的冶炼,叙述错误的是( )
| A. | 活泼金属钠用电解法冶炼 | B. | 用火法或湿法均可制备铜 |
| C. | 金属镁只能用热还原法制备 | D. | 铁的冶炼可以用铝热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 A. | 30 min~40 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
| B. |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 C. | 30~40min改变的条件是将容器的体积扩大至原来的2倍 |
| D. | 在25min、35min、55min时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1=K2>K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b间反应:3HSO3﹣+IO3﹣=3SO42﹣+I﹣+3H+
B.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2 mol
C.b~c间反应:I2仅是氧化产物
D.c点之后碘的物质的量不变是因为还原剂消耗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和Y同主族,Y和W的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在中学范围内X的单质只有氧化性,且是空气的主要成份之一。
(1)写出实验室制取W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研究YX2和W2的性质。
①分别通入YX2和W2,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足量W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若装置D中装的是五氧化二钒,当通入足量YX2时,打开K通入适量X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mL 1.0×10-3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W2完全反应后,转移了5.0×10-5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同学将足量的YX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再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下列溶液也无沉淀生成的是 (填字母)。
A.氨水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E.双氧水 F.硝酸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2Y(g)⇌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A和2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l)+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
| B. | 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
| C. |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
| D. | 增加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NH3分子可与Cu2+形成配合物离子2+,则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少量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
A.NaOH B.NH3·H2O
C.CuO D.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