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表中,由陈述的事实或性质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
事实结论
AA原子、B原子价电子数分别为1、2A的金属性一定比B的强
B某气态单质X与H2通常条件下不能共存在化合物中,X元素只能呈负价
C元素的非金属性M>N含氧酸的酸性M>N
DQ分子间存在氢键而P分子间无氢键Q的沸点一定比P的高
A.AB.BC.CD.D

分析 A.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难易有关,与价电子数目多少无关;
B.某气态单质X与H2通常条件下不能共存,则X为氟气;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若不是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不一定;
D.分子间存在氢键可以使物质的沸点升高,但分子间作用力也影响物质的沸点.

解答 解:A.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难易有关,与价电子数目多少无关,如Na的金属性比Mg的强,故A错误;
B.某气态单质X与H2通常条件下不能共存,则X为氟气,F元素电负性最大,在化合物中F元素只能呈负价,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若不是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不一定,如非金属性Cl>S,而HClO为弱酸,硫酸为强酸,故C错误;
D.分子间存在氢键可以使物质的沸点升高,但分子间作用力也影响物质的沸点,分子间存在氢键的物质沸点不一定高于分子间无氢键的物质,如H2Te的沸点高于氨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与性质关系、元素化合物性质、元素周期律、氢键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现有A、B、C、D、E、F、G、H八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A的最低负价和最高正价代数和为零且A2常温下为气态,B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与E可形成EC2和EC3两种物质,D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F的一种氧化物可以做白色颜料,G是前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E和H的质子数之和等于F和G的质子数之和.回答下列问题:
(1)G的价电子排布图,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ⅣA族
(2)DA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其电子式为Na+[:H]-
(3)比较C、D、E的常见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S2->O2->Na+(由大及小)
(4)F可与卤素元素单质反应生成FX4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可发生水解反应,试写出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X4+(x+2)H2O=TiO2.xH2O+4HX
(5)向含G元素的某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解释其原因存在Cr2O72-+H2O?2CrO42-+2H+,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橙黄色
(6)E、H形成某种晶体的晶胞与金刚石晶胞相似.
①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浓溶液与H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2SO4(浓)$\frac{\underline{\;\;△\;\;}}{\;}$Zn2++SO2↑+SO42-+2H2O
②设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E原子与最近的H原子距离为b pm,则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表示为$\frac{4×97}{(\frac{4\sqrt{3}}{3}b×1{0}^{-10})^{3}×a}$(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项中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AlCl3 水解:Al3++3H2O═Al(OH)3 +3H+
B.NaHCO3 电离:NaHCO3 ?Na++HCO3-
C.固体Ca(OH)2 与NH4Cl共热:NH4++OH-═NH3+H2O
D.过量的CO2 气体通入饱和石灰水中:CO2 +OH-═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A、B、C、D、E、F六种元素,已知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10倍;A、B、D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A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D和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和E是相邻两种元素.
(1)E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占用了8 个原子轨道;F元素的名称:氯
(2)A和E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较强的是H2CO3;(填化学式)
(3)A、B、C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nA:nB:nC=1:3:2的化合物,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化合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32-+H2O?HCO3-+OH-        
(4)B、C、D三种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填元素符号),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填离子符号).短周期元素M与D元素位于不同主族,但由于二者的电负性相近,导致某些性质相似.将M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C的氢氧化物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eO+2OH-=Be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存在着内在联系.根据所学物质结构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要求任意写一个相应物质(填化学式):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Na2O2,既含有非极性键的又含极性的非极性分子C2H2,既含有非极性键的又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H2O2,全部由非金属组成的离子化合物NH4NO3,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共价化合物AlCl3
(2)苏丹红颜色鲜艳、价格低廉,常被一些企业非法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等的染色剂,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苏丹红常见有Ⅰ、Ⅱ、Ⅲ、Ⅳ4种类型,苏丹红Ⅰ号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苏丹红Ⅰ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微溶于乙醇,有人把羟基取代在对位形成图2所示的结构,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会增大(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苏丹红Ⅰ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使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修饰后的结构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后有利于的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
(3)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颜色不同的两种配合物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为绿色.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frac{2}{3}$.
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由Cl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配位键.
(4)图3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第ⅣA、ⅤA、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其中表示Ⅶ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的曲线是B;表示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的曲线是D;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结构与组成相似,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A、B、C曲线中第二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显著高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其原因是水分子之间、氨气分子之间、HF分子之间均形成氢键,沸点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一)按要求作答:
(1)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2)3d能级为半充满的正三价离子,该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
(二)A、B、C、D、E五种元素为1~18号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C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都比E元素的少1;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有甲、乙、丙、丁四种.这四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如下表:
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A和C 1:1B和A 1:2D和E 1:3B和E 1:4
(1)E-的结构示意图是.B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它们的能量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向甲的水溶液中加入MnO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的单质,其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已知有机物乙的分子为平面结构,键角都为120°,它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4)丙的水溶液呈酸性,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难溶物,有关离子方程式是Al3++3HCO3-=Al(OH)3↓+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过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2Fe2++2Br-+2Cl2═Fe3++Br2+4Cl-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2H++SO42-+2OH-+Ba2+=BaSO4↓+2H2O
C.碳酸氢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a2++OH-+HCO3-=CaCO3↓+H2O
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Cu+Fe3+=Fe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0 L 0.l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总数一定大于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F的分子数为NA
C.1 mol Fe在22.4 L的Cl2(标准状况下)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NA
D.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硝酸钾B.氨水C.酒精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