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反应 Fe(固)+CO2(气)═Fe3O4(固)+CO(气)△H=a kJ/mol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固)+H2O(气)═Fe3O4(固)+H2(气)△H=b kJ/mol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表:
温度(绝对温度)K1K2
9731.472.38
11732.151.67
(1)反应 CO2(气)+H2(气)═CO(气)+H2O(气)的反应热△H=(a-b)kJ/m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K1、K2的关系式:K=K1/K2
(2)通过K值的计算推断该反应是吸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在一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1173开时发生反应并记录前5min的浓度,第6min时改变了反应的条件.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表:
时间/minCO2H2COH2O
00.20000.300000
20.17400.27400.02600.0260
3C1C2C3C3
4C1C2C3C3
50.07270.17270.12730.1273
60.03500.13500.1650
①前2min,用CO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是:0.0013mol/(L.min).
②在3~4min之间,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填“平衡“或“非平衡“).
③第6min时,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升高温度或移走水蒸气.

分析 (1)已知:①Fe(固)+CO2(气)═Fe3O4(固)+CO(气)△H=a kJ/mol;
②Fe(固)+H2O(气)═Fe3O4(固)+H2(气)△H=b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CO2(气)+H2(气)═CO(气)+H2O(气),据此计算焓变以及反应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K=$\frac{{K}_{1}}{{K}_{2}}$计算平衡常数,温度升高,若平衡常数增大,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平衡常数减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①根据v=$\frac{△c}{△t}$计算v(CO);
②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③表中5min-6min之间,CO2浓度降低0.0377mol/L、H2的浓度减小0.0377mol/L、CO的浓度增大0.0377mol/L,平衡正向移动,可能是改变温度或移走水蒸气.

解答 解:(1)已知:①Fe(固)+CO2(气)═Fe3O4(固)+CO(气)△H=a kJ/mol;
②Fe(固)+H2O(气)═Fe3O4(固)+H2(气)△H=b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CO2(气)+H2(气)═CO(气)+H2O(气),所以反应热△H=(a-b)kJ/mol;反应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K=$\frac{{K}_{1}}{{K}_{2}}$=,故答案为:(a-b)kJ/mol;K=$\frac{{K}_{1}}{{K}_{2}}$;
(2)温度为973K时平衡常数K=$\frac{{K}_{1}}{{K}_{2}}$=0.617,温度为1173K时,平衡常数K=$\frac{{K}_{1}}{{K}_{2}}$=1.287,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
(3)①前2min,用CO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v(CO)=$\frac{\frac{0.026mol}{10L}}{2min}$=0.0013mol/(L.min),
故答案为:0.0013mol/(L.min);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3min、4min时,反应混合物对应物质的浓度不变,处于与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平衡;
③表中5min-6min之间,CO2浓度降低0.0377mol/L、H2的浓度减小0.0377mol/L、CO的浓度增大0.0377mol/L,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可能是升高温度,由于水蒸气物质的量未知,也可能是移走水蒸气,
故答案为:正反应;升高温度或移走水蒸气.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平衡状态特征等,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3)中③注意分析浓度变化判断改变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A~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C、E为气体,且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D为液体,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能使铁钝化;F的浓溶液与X共热通常用于实验室制备单质C;X是一种黑色粉末,B分子中有18个电子.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frac{\underline{\;\;△\;\;}}{\;}$ CuSO4+SO2↑+2H2O.
(2)写出反应①、⑥的离子方程式:①Cl2+SO2+2H2O=4H++SO42-+2Cl-; ⑥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根据图中信息,B、C、D、X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MnO2>Cl2>H2O2>H2SO4(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分别是由H、C、O、N、Na、Cu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现对A、B两种化合物分别做以下实验:
A是一种蓝色固体,B是无色晶体,B式量为68,分别取A、B两种物质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发现A不溶于水,B能溶于水,并且用pH试纸测定,B的水溶液显碱性.
(1)取A物质少量于一支试管中,后加适量稀盐酸溶解,并用酒精灯微热,发现固体溶解时,伴有气泡产生.将56.8gA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40g黑色固体X、无色酸性气体Y(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6g/L)和水,生成的Y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则A的化学式为Cu5(OH)4(CO33或Cu5C3H4O13
(2)取B的水溶液2ml与新制Cu(OH)2混合加热,发现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则物质B为HCOO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W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Y、W质子数之和是Z质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比较:X<Y<Z<W
B.X2H4与H2W都能使溴水褪色
C.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Y的氢化物的沸点
D.短周期所有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已知:
①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②硫代硫酸钠与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S4O62-+2I-
(Ⅰ)制备Na2S2O3•5H2O
①打开K1,关闭K2,向放有铜片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
C中碳酸钠的作用是提供碱性环境,作反应物.D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CO2+2OH-=CO32-+H2O.“停止C中的反应”的操作
是打开K2,关闭K1
③过滤C中的混合液.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④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化学式)NaOH溶液,其作用是在C中的反应停止后,吸收A中产生的多余SO2,防止空气污染.
(Ⅱ)用I2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取5.5g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050mol/L I2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123
溶液的体积/mL10.0010.0010.00
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mL19.9517.1020.05
滴定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加入最后一滴I2标准溶液后,溶液变蓝,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改变.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90.2%(用百分数表示,且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过量的NaHCO3与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物质应是(  )
A.Na2O和Na2O2B.Na2O2和Na2CO3C.Na2CO3D.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1)图中乙池是电解池  装置.
(2)C(Pt)电极的名称是阳极.
(3)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3OH+8OH-6e-═CO32-+6H2O.
(4)乙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Ag++2H2O$\frac{\underline{\;电解\;}}{\;}$4Ag+O2↑+4H+
(5)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280mL(标准状况下);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BD
A.MgSO4       B.CuSO4       C.NaCl       D.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近年来,光化学烟雾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下列哪种气体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
A.NO2B.SO2C.CO2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无色透明溶液,不能通过相互滴加鉴别的是(  )
A.AlCl3、KOHB.KAlO2、HClC.KHCO3、HNO3D.Na2CO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