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frac{c(C{H}_{3}COOH)}{c(C{H}_{3}CO{O}^{-})}$的值减小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分析 醋酸是弱电解质,则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会促进醋酸的电离,溶液中醋酸分子数减小、醋酸根离子、氢离子的数目增大,则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增多、$\frac{c(C{H}_{3}COOH)}{c(C{H}_{3}CO{O}^{-})}$的值减小;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减小,再结合酸碱混合时pH的计算来解答.

解答 解:A.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则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多,故A错误;
B.稀释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醋酸的分子数减小,醋酸根离子的数目增大,由于在同一溶液中,则$\frac{c(C{H}_{3}COOH)}{c(C{H}_{3}CO{O}^{-})}$的值减小,故B正确;
C.加水稀释时,溶液的体积增大的倍数大于n(H+)增加的倍数,则c(H+)减小,故C错误;
D、等体积10mL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时,醋酸的浓度大于0.001mol/L,醋酸过量,则溶液的pH<7,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其影响,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溶液的pH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稀释中溶液体积的变化与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程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失去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C.还原剂是化合价升高的物质D.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Mg3N2与H2O可以发生如下反应:Mg3N2+6H2O═3Mg(OH)2↓+2NH3↑.镁带(已除去氧化膜)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将燃烧后的产物溶解在60mL 2.0 mol•L-1的盐酸中,再用20mL 0.5 mol•L-1 NaOH溶液中和多余的盐酸,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把氨全部蒸出来,用稀盐酸吸收,稀盐酸增重0.17g.求镁带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NH3
(2)若有34g NH3被氧化,所得到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是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校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夹持及加热部分已省略)如下:
相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
环已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环已烯820.810283难溶于水
实验步骤:
Ⅰ.[合成]:在a中加入20.00g纯环己醇及2小块沸石,冷却搅动下缓慢加入10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Ⅱ.[提纯]:将反应后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5% Na2CO3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CaCl2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CaCl2.再进行蒸馏最终获得12.30g纯环己烯.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混合液爆沸.
(2)本实验分液所得产物应从上口倒出(填“上口”或“下口”).
(3)提纯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H2SO4,加入无水CaCl2的作用是干燥所得环己烯(产物).
(4)本实验所得环己烯的产率是75%(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日常生活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根据所学知识模拟制备碳酸钠,方法如下:先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下图所示装置制取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
(1)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含有的氨气需要进行吸收处理.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过滤、洗涤、灼烧.NaHCO3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3)若在(2)中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1min的NaHCO3样品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
取加热了t1min的NaHCO3样品19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不断滴加1mol•L-1的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共消耗300ml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实验的需要,用11.9mol•L-1的浓盐酸配制1mol•L-1的稀盐酸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填仪器名称);需要量取的浓盐酸体积为:42mL.
②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H1
下表所列数据是以上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1)Ⅰ、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对容器升温,此反应的化学反应平衡应逆向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Ⅱ、某温度下,将1mol CO和4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1mol/L,则CO的转化率为80%,此时的温度>250℃(填“>”、“<”、“=”)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l)△H1=-Q1kJ/mol
②2CO (g)+O2(g)=2CO2(g)△H2=-Q2 kJ/mol
③H2O(g)=H2O(l)△H3=-Q3 kJ/mol
请写出甲醇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H3OH(l)+O2(g)=CO(g)+2H2O(g)△H=-(0.5Q1-0.5Q2-2Q3)kJ/mol
(3)某同学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右图所示的电池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将降低(填“升高”、“降低”、“不变”),该燃料电池负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己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H=-24.2kJ/mol;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H=-57.3kJ/mol.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
A.-69.4 kJ/molB.-45.2kJ/molC.+69.4 kJ/molD.+45.2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利用废铜屑(含杂质铁)制备胆矾(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已知:
溶液中被沉淀离子Fe3+Fe2+Cu2+
完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pH≥3.7≥6.4≥4.4
请回答:
(1)溶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有Fe2+、Fe3+、H+、Cu2+(填离子符号).
(2)下列物质中最适宜作氧化剂X的是b(填字母).a.NaClO  b.H2O2   c.KMnO4
(3)加入试剂①是为了调节pH,试剂①可以选择CuO或CuCO3或Cu(OH)2(填化学式).
(4)操作①的名称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沉淀D加入盐酸可以得到FeCl3,关于FeCl3溶液的性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向Fe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c.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FeCl3固体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6)沉淀D加入盐酸和铁粉,可以制得FeCl2溶液.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需加入过量的铁粉,其原因是2Fe3++Fe=3Fe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