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铝热反应原理可以应用在生产上,例如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制作传统的烟火剂等.某小组同学在研究铝热反应时,进行如下讨论和实验.
(1)关于铝热反应有以下两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b(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需在高温下发生,所以是吸热反应
b.因为铝的还原性较强,所以铝能将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2)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frac{\underline{\;\;△\;\;}}{\;}$2Fe+Al2O3
(3)铝和氧化铁反应所得固体成分的初步确定.
实验序号操作及现象
i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H2),溶液呈浅黄色
ii向i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浅红色,再加入H2O2溶液,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
①由上述实验可知: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Fe2+、Fe3+
②i中产生H2的原因是样品中除含Fe外,可能有未反应的Al,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含Al单质,可选用的试剂是NaOH溶液.
③ii中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H2O+O2↑.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上述固体样品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Fe、Fe2O3、Fe3O4

分析 (1)反应中吸热、放热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关系,需要根据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大小进行比较;铝热反应中由于铝的还原性较强,所以才能够将还原性弱的金属置换出来;
(2)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H2),溶液呈浅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向i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浅红色,再加入H2O2溶液,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说明加入双氧水后,溶液中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所以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深红色,则溶液中铁元素存在形式为Fe2+、Fe3+;铁离子能够做催化剂,使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反应后的固体中是否含有金属铝,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1)a.该反应需在高温下发生,所以是吸热反应:反应吸热、放热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关系,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铝热反应中,由于铝的还原性较强,所以铝能将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2)铝与氧化铁发生的铝热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frac{\underline{\;\;△\;\;}}{\;}$2Fe+Al2O3,故答案为:2Al+Fe2O3$\frac{\underline{\;\;△\;\;}}{\;}$2Fe+Al2O3
(3)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H2),溶液呈浅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向i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浅红色,再加入H2O2溶液,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说明加入双氧水后,溶液中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所以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深红色,则溶液中铁元素存在形式为Fe2+、Fe3+
①根据分析可知,铁元素在溶液中存在形式为:Fe2+、Fe3+,故答案为:Fe2+、Fe3+
②铁、氧化铁都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铝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样品中是否含Al单质,故答案为:NaOH溶液;
③ii中双氧水在铁离子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H2O+O2↑,故答案为: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H2O+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铝热反应,题目难度中等,涉及铝热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书写、物质检验与鉴别方法等知识,明确铝热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X元素的阳离子X+和Y元素的阴离子Y -都具有与Ar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序数比Y大B.X的原子半径比Y大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小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①HCl溶液 ②H2O  ③C2H5OH 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2O3+3H2═2Fe+3H2O,采取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
A.加热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H2输入量
C.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D.充入N2,保持容器体积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上有气泡产生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C.电流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制得Fe(OH)3 胶体
D.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且实验装置无明显错误的是(夹持仪器未画出)(  )
A.
A装置用于检验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
B.
B装置可用于分离乙醇和丙三醇形成的混合物
C.
C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D.
D装置可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用渗析的方法精制Fe(OH)3胶体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25℃时,a g该晶体能够溶于b g水中形成V mL溶液.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m(水):m(溶质)=( $\frac{18na}{M}$+b):(a-$\frac{18na}{M}$)
B.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frac{1000a}{MV}$mol•L-1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frac{100a(M-18n)}{a+b}$%
D.该溶液的密度为ρ=$\frac{1000(a+b)}{V}$g•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