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别将铜片、锌片置于烧杯底部(铜、锌不接触),小心地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u不能;
(2)向烧杯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Zn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
解答 解:(1)甲同学分别将铜片、锌片置于烧杯底部(铜、锌不接触),小心地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无气泡产生;甲同学设计的思路是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锌排在氢的前面,可与硫酸反应,铜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硫酸反应,
故答案为: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无气泡产生;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锌排在氢的前面,可与硫酸反应,铜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硫酸反应;
(2)乙同学接着甲的实验,向烧杯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进而观察到的现象是锌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锌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
故答案为:锌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锌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性的比较及原电池,为高频考点,把握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的反应、原电池的构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原电池可加快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s) | 0 | 1 | 2 | 3 | 5 |
n(CO)(mol) | 0.020 | 0.011 | 0.008 | 0.007 | 0.00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相对分子质量M>N,沸点M>N | B. | 简单离子半径:D>B>C>A | ||
C. | Z为Na2CO3 | D. | 图中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事实 | 理论解释 |
A | 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 | 氮原子2p能级半充满 |
B | CO2为直线形分子 | CO2分子中C=O之间的夹角为109°28′ |
C | 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 | 金刚石是分子晶体,石墨是原子晶体 |
D | HF的沸点高于HCl | 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Cl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互为同位素的 14C、12C | B. | 互为同系物的丁烷和庚烷 | ||
C. |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金刚石和石墨 | D. |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丙烯和环丙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③④ | C. | ①②③④ | D. | ①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 |
B. | 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 |
C. | 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 |
D. |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己烯和环己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 | |
B. | 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
C. |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
D. | 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