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金属冶炼 B.燃放鞭炮 C.食物腐败 D.点制豆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标准状况下NO2和O2按体积比4∶1混合后充入一干燥烧瓶中,把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氮化钠和氢化钠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 Na3N + 3H2O=3NaOH + NH3
②NaH + H2O=NaOH + H2↑。有关Na3N和NaH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N3->H- B.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
C.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D.1molNaH反应时,转移1mol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复分解反应:2 CH3COOH+Na2CO3==2CH3COONa+ H2O+CO2↑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pH值 | 8.8 | 9.7 | 11.6 | 10.3 | 11.1 |
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A.CO2 +H2O+ NaClO== NaHCO3+HClO
B.CO2 +H2O+ 2NaClO== Na2CO3+2HClO
C.CH3COOH+ NaCN== CH3COONa+HCN
D.CH3COOH+ NaClO== CH3COONa+ 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状况下能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
A.SO2、H2S、Cl2 B.SO2、O2、NH3
C.SO2、CO2、O2 D.HCl、H2S、H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Peter Agre和Roderick Mackinnon以表彰他们在“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成就。Mackinnon教授的研究内容主要是Na+、K+体积很接近,但在生物体内呈现的差别却高达1万倍,他革命性的让科学家观测Na+、K+在进入离子通道前、通道中以及穿过通道后的状态,可为病人在“离子通道”中寻找具体的病因,并研制相应药物。下列关于钠、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钠的密度比钾的密度小 B.Na+和K+常用作氧化剂
C.钠和钾都是短周期元素 D.钠和钾的合金[ω(K)=50%~80%]在室温下呈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省略)。
(1)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实验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除去氯气中的杂质氯化氢作用之二是起安全瓶的作用,当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时,说明 ,此时应停止实验。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可放入 (填编号)。
A.碱石灰 B.硅胶 C.浓硫酸 D.无水氯化钙
(4)写出装置F中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5)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有人认为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思考后将上述D、E、F装置改为如下图装置替代。已知当溴水浓度较小时,溶液颜色与氯水相似也呈黄色。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I、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氯气
II、当a和b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III、当a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停止通氯气。
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设计步骤III的实验思想是 。
②步骤Ⅳ的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下列晶体熔化:氢氧化钠、二氧化硅、氧化钙、四氯化碳,需要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①共价键 ②离子键 ③分子间作用力,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②③ B.②①②③ C.②③②① D.①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B. C7H16的烷烃中,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C. 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8的单烯烃中,与HBr加成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
单烯烃有6种
D.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分子
结构中只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