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实验室需配制一种强酸溶液500mL,c (H+)=2mol/L,下列配制方法可行的是(  )
A.取100mL5mol/LH2SO4,加入400mL水
B.取200mL5mol/LHCl,加水稀释至500mL
C.取200 mL5mol/LH2SO4,加水稀释至500mL
D.取100 mL5mol/LHNO3,加水稀释至500mL

分析 A.加入400mL水,溶液体积不是500mL;
B.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C.200 mL5mol/LH2SO4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L×5mol/L×2=2mol,结合c=$\frac{n}{V}$计算;
D.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解答 解:A.加入400mL水,溶液体积不是500mL,不能计算稀释后的浓度,故A错误;
B.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500mL溶液中c (H+)=$\frac{0.2L×5mol/L}{0.5L}$=2mol/L,故B正确;
C.200 mL5mol/LH2SO4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L×5mol/L×2=2mol,500mL溶液中c (H+)=$\frac{2mol}{0.5L}$=4mol/L,故C错误;
D.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500mL溶液中c (H+)=$\frac{0.1L×5mol/L}{0.5}$=1mol/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配制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体积、浓度、物质的量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溶液体积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现有浓度均为2mol•L-1的FeCl3、FeCl2、CuCl2 混合溶液100mL,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按下列情况填空.
(1)反应完毕后,有铜生成,铁粉无剩余.则反应完毕后溶液一定含有Fe2+阳离子,该阳离子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的范围是0.25mol<n(Fe2+)≤0.35mol.
(2)反应完毕后,铁粉有剩余:①反应完毕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阳离子,为0.35mol,一定没有Fe3+、Cu2+阳离子; 
②固体物质干燥后,其中一定有Fe、Cu,与反应前加入铁粉质量相比少(填“多”或“少”)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产品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
(1)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SO2=2ClO2+SO4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c.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将NaClO3还原为ClO2     c.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2)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吸收塔内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
(3)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以下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a(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4)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粗产品中亚氯酸钠的含量,实验如下:
a.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
(已知:ClO2-+4I-+4H+═2H2O+2I2+Cl-
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滴加最后一滴液体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frac{22.625cV}{m}$%(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结果化成最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是石油裂解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1)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A$\stackrel{①}{→}$CH3CH2OH$\stackrel{②}{→}$CH3CHO
①CH2=CH2+H2O$\stackrel{催化剂}{→}$CH3CH2OH
②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2)如图是实验室利用无水乙醇、冰醋酸和浓硫酸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试回答:
①乙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②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
③小试管乙中饱和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a除去乙酸; b 溶解乙醇;  c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④实验时需要向反应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目的是防暴沸.
⑤制得的乙酸乙酯在试管乙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上层(填“上层”、“下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乙酸乙酯的性质: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6滴乙酸乙酯,然后向第一支试管中加1:5的稀硫酸0.5mL和蒸馏水5mL,向第二支试管中加30%的氢氧化钠溶液0.5m和蒸馏水5mL;分别振荡均匀,70t〜80T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①第一支试管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
②写出乙酸乙酯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CH2CH3+NaOH$\stackrel{H_{2}O}{→}$CH3COONa+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80mL1mol/L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50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⑧80mL容量瓶,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⑦⑧⑥B.②③⑦⑤⑥C.①③⑧⑥⑦D.②⑥③⑦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①Na2CO3、②NaOH、③BaCl2、④HCl,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SO32-、Cl-、NO3-、Na+
B.在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l-、NO3-、K+
C.在1 mol•L-1的NaAlO2溶液中:K+、Ba2+、SO42-、OH-
D.在1 mol•L-1的AlCl3溶液中:NH4+、Ag+、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2s末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1mol•L-1•s-1
③2s末,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④2s末,物质B的浓度为0.8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