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2NO2 (g)?N2O4(g)△H<0B.C(s)+CO2 (g)?2CO(g)△H>0
C.N2(g)+3H2 (g)?2NH3(g)△H<0D.H2S (g)?H2 (g)+S(s)△H>0

分析 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吸热的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且放热的反应,则加压正向移动,降低温度正向移动,故A不选;
B.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且吸热的反应,则加压逆向移动,降低温度逆向移动,故B选;
C.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且放热的反应,则加压正向移动,降低温度正向移动,故C不选;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且吸热的反应,则加压平衡不移动,降低温度逆向移动,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反应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工业上制备H2的一种重要方法是:CO(g)+H2O(g)?CO2(g)+H2(g)△H=Q kJ/mol.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在一固定的密闭容器中,850℃时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 (mol/L)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时间/minCO(g)H2O(g)CO2(g)H2(g)
00.2000.30000
20.1380.2380.0620.062
3c1c2c3c4
4c1c2c3c4
已知:85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Q<0(填“>”、“=”或“<”).
(2)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叙述是CD(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减少 CO(g) 的浓度等于生成 CO2(g) 的浓度
B.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中 H2(g) 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
D.氢气的生成速率等于水的生成速率
(3)若在850℃时向反应容器中充入H2O(g),K值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表中c2为0.18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Na2S2O3可做分析试剂.它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Na2S2O3•5H2O的制备
I 实验原理:Na2SO3(aq)+S(s)$\frac{\underline{\;\;△\;\;}}{\;}$Na2S2O3(aq)
II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III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1所示加入试剂,其中装置B和D中加的是NaOH溶液,装置 C中的硫粉应事先研细并用乙醇润湿,否则会影响降低反应速率(或会减少产量).
(2)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并加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
(3)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采取该措施的理由是防止SO2过量,溶液呈现酸性,导致生成的Na2S2O3分解.
(4)将C中的混合液过滤,将滤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可得粗产品Na2S2O3•5H2O.
IV 产品检测:
(5)粗产品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实验二】自来水中余氯的测定
含氯消毒剂给自来水消毒后有余氯.测定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方案如下:在250mL碘量瓶中(或具塞锥形瓶中)放置0.5g碘化钾,加10mL稀硫酸,准确量取流动水样100mL(打开自来水龙头,待水流数十秒后再取水样)置于碘量瓶,迅速塞上塞摇动,见水样呈淡黄色,加1ml淀粉溶液变蓝,则说明水样中有余氯.再以C mol/L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呈无色透明溶液,记下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Na2SO3═2NaI+Na2S4O6
(6)若该自来水是以漂白粉消毒,能说明水样中有余氯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O-+2I-+2H+=Cl-+I2+H2O.
(7)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V mL,该次实验测得自来水样品中余氯量(以游离Cl2计算)为355VCmg•L-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塞上塞摇动”动作不够迅速,则测得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锡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已知:Sn的熔点为231℃;Sn2+易水解、易被氧化;SnCl4极易水解、熔点为-33℃、沸点为114℃.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第ⅣA族.
(2)用于镀锡工业的硫酸亚锡(SnSO4)的制备步骤如下:
I.SnCl2加入盐酸和Sn 粉
II.分离滤渣和滤液
Ⅲ.滤液用NaHCO3调节pH至6~7 得混合物(含SnO)
Ⅳ.从混合物中分离得SnO
V.SnO和稀硫酸最终得SnSO4晶体
①步骤Ⅰ加入Sn粉的作用:防止Sn 2+被氧化为Sn4+及调节溶液pH.
②步骤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③步骤Ⅲ生成SnO的离子方程式:Sn2++2HCO3-=SnO↓+2CO2↑+H2O.
④步骤Ⅳ中检验SnO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滤液少许于试管中,依次滴加足量硝酸、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无白色沉淀,证明已洗净.
⑤步骤Ⅴ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3)SnCl4蒸气遇氨及水汽呈浓烟状,因而可制作烟幕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nCl4+4NH3+4H2O=Sn(OH)4+4NH4Cl.
实验室欲用如图装置制备少量SnCl4 (夹持装置略),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改进方法是在A、B装置间依次连接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熔融锡与氯气化合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放出的热足够此反应持续进行.

(4)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当开始装置C中收集到有SnCl4时即可熄灭B处酒精灯,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的理由是熔融锡与氯气化合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放出的热足够使此反应持续进行.
(5)用于微电子器件生产的锡粉纯度测定:
①取2.38g试样溶于较浓硫酸中(杂质不参与反应),使Sn完全转化为Sn2+
②加入过量的Fe2(SO43
③用0.1000mol•L-1K2Cr2O7溶液滴定,消耗20.00mL,
步骤②中加入Fe2(SO43的作用是:将Sn 2+全部氧化为Sn 4+;此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乙酸乙酯是无色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沸点77.2℃,某同学制取它用醋酸14.3mL,95%的乙醇 23mL,还用到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仪器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是:
①先向A中蒸馏烧瓶注入乙醇,然后加入浓硫酸摇匀,再将醋酸注入分液漏斗里待用.这时分液漏斗里乙醇与乙酸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7:5.
②加热油浴保持温度约135℃~145℃.
③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缓滴入蒸馏烧瓶里,调节加料速度使蒸出酯的速度与进料速度大体相等,直到加料完全.
④保持油浴温度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液体流出后,停止加热.
⑤取下B中的锥形瓶,将一定量饱和Na2CO3溶液分批、少量、多次地加到馏出液里,边加边摇荡,至无气泡产生为止.
⑥将⑤的液体混合物分液,弃去水层.
⑦分液漏斗里得到的是初步提纯的乙酸乙酯粗品.
试回答:
(1)乙醇和乙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羟基和羧基.
(2)实验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3)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乙酸转化,利用合成乙酸乙酯.
(4)实验中用油浴加热的优点是保持温度恒定.
(5)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
(6)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如果用NaOH浓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将引起的后果是酯发生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增大了压强B.t2时充入了稀有气体
C.t3时升高了温度D.t4时降低了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控制掺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 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
①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
②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1;
③PCl3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
④PCl3、POCl3的熔沸点见表:
物质熔点/℃ 沸点/℃
PCl3-11275.5
POCl32105.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B中所装试剂是浓硫酸,F中碱石灰的作用有两种,分别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H2O进入烧瓶和PCl3 反应.
(3)实验时,检査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白磷自燃.
(4)粗产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蒸馏(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5)实验结束时,可以利用C中的试剂吸收多余的氯气,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2H2O.
(6)通过下面方法可测定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
①迅速称取1.00g产品,加水反应后配成250mL溶液;
②取以上溶液25.00mL,向其中加入10.00mL 0.1000mol/L碘水,充分反应;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
④重复②、③操作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8.40mL.
已知:H3PO3+H2O+I2═H3PO4+2HI,I2+2Na2S2O3═2NaI+Na2S4O6,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PC13的质量分数为79.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Q kJ•mol-1(Q>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2 mol SO2(g)和1 mol O2(g)的键能之和大于2 mol SO3(g)的键能
B.如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该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Q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根据能水溶液能否电离出氢离子,来判断化合物是否是酸
D.根据是否含金属元素,来判断氧化物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