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知H+(aq)+OH-(aq)═H20(l)△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
B.由4P(s,红磷)═P4(s,白磷)△H=+139.2kJ/mol可知,红磷比白磷稳定
C.H2(g)的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H2O═2H2(g)+O2(g)△H=+571.6KJ•mol-1
D.恒温恒容时,将2molA和1molB投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充分反应后测得放出的热量为QkJ,则该反应的△H=-QkJ/mol

分析 A.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除了生成水,还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放出的热量增大;
B.物质具有能量越高,物质稳定性越弱;
C.该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指出水的状态;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成生成物.

解答 解:A.已知H+(aq)+OH-(aq)═H20(l)△H=-57.3kJ•mol-1,由于H2SO4和Ba(OH)2反应中生成2mol水和1mol硫酸钡,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故A错误;
B.由4P(s,红磷)═P4(s,白磷)△H=+139.2kJ/mol可知,红磷具有能量小于白磷,则红磷比白磷稳定,故B正确;
C.H2(g)的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mol液态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吸收571.6kJ热量,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571.6KJ•mol-1,故C错误;
D.恒温恒容时,将2molA和1molB投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充分反应后测得放出的热量为QkJ,2molA完全反应放出热量大于QkJ,焓变为负值,则该反应的△H<-QkJ/mo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反应热与焓变、化学方程式、物质稳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化学反应与能力变化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结构式为N≡N.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Fe(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Fe2O3还可用于“铝热法”炼铁,铝热反应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于炼熔点高的金属.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Na2O的电子式为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铁元素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Fe(CO)x
①基态Fe3+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
②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填晶体类型).
(2)氨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如图1氨水中四种氢键哪一种是最主要的D.

(3)试分析如图2富马酸的K2大于其顺式异构体马来酸的K2,原因是马来酸分子中酸性氢原子参与形成分子内氢键,其酸性减弱.
 (4)常压下,水冷却至0℃以下,即可结晶成六方晶系的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冰、霜和雪等都是属于这种结构,其晶胞如图3所示(只显示氧原子,略去氢原子),晶胞参数侧棱c=737pm,菱形底边a=452pm,底面菱形的锐角是60°.(sin60°=0.865)
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水分子.
②计算冰的密度ρ=ρ=0.917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常温下,向20升真空容器内通入a 摩硫化氢和b 摩二氧化硫,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密度最小时的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的比是(  )
A.2:1B.1:2C.2:3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指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能的大小)高、燃料易于贮运等优点,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下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总反应为Mg+ClO-+H2O═Mg(OH)2+Cl-,镁合金电极可以是Mg与Al或Li的合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Mg-Li合金比传统的Mg-Al合金具有更高的比能量
B.铂合金的电极反应:ClO-+H2O═Cl-+2OH--2e-,OH-向镁合金电极迁移
C.该电池镁合金会发生自身腐蚀产生氢气,使电极利用率降低
D.把电解质换成H2O2、H2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工作时H2O2将参与电极反应,其电极反应为:2H2O2-2e-═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装置,可达到铁片上镀锌目的是(  )
A.
含Fe2+电镀液
B.
含Fe2+电镀液
C.
含Zn2+电镀液
D.
含Zn2+电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
(1)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如图1中的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或NH3•H2O$\frac{\underline{\;\;△\;\;}}{\;}$NH3↑+H2O.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如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表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湿润后,放入盛有干操氨气的集气瓶中滤纸变红,说明氨气遇水形成溶液呈碱性
(4)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原因可能是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水,导致溶液碱性减弱,则溶液颜色变浅.
(5)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①未经加热;②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①>②,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了如图2方案:
你认为上述方案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分析:根据上述实验,加热煮沸无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氯化氢.改进方案: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逐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的pH,至溶液呈中性即可(如合理,说明原因;如不合理,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
(6)为研究氨气的还原性,小兰做了一下实验:
将(2)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Y管中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最后褪为无色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NH3+6NO2 $\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③Z中的NaOH溶液倒吸入Y管中④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Y管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某种存在形态为H2X2O7,则X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A.XH4B.XH3C.H2XD.H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大小
C.蛋清、豆浆、墨水都是胶体
D.丁达尔效应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