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H2SO4 | B. | NaOH | C. | Na2SO4 | D. | CuCl2 |
分析 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阳极OH-放电,阴极H+放电,为了增强导电性,加入的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不能放电,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用惰性电极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
A.加入H2SO4,电解水,硫酸浓度增大,pH减小,故A不选;
B.加入NaOH,电解水,NaOH浓度增大,pH增大,故B不选;
C.加入Na2SO4,在阴极上析出氢气,阳极上析出氧气,能起到增强导电性的作用,溶液仍为中性,pH不变,故C选;
D.加入CuCl2,则阴极上析出的是金属铜,阳极生成氯气,不能电解水,不能选用,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为高频考点,把握增强溶液的导电性且pH不变的信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离子的放电顺序及所加入电解质不能参与电极反应,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苯滴加到溴水中 | 溴水褪色 | 苯和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
B | 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出现 | 生成的CaCO3难溶于水 |
C | 用NO2气体做喷泉实验 | 液体充满烧瓶 | NO2完全溶于水 |
D | 向氯化铵溶液中投入一铝片 | 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 氯化铵溶液显酸性,产生了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时,图中a点到c点所示溶液变化状态可加入AgBr固体 | |
B. | 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状态由c点到b点 | |
C. | 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K=28.6 | |
D. | 在t℃时,向含Br-、Cl-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frac{c(B{r}^{-})}{c(C{l}^{-})}$为1.225×1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aSO4比BaCO3溶解度小,所以BaCO3不可能转化为BaSO4 | |
B. | BaCO3、BaSO4均不溶于水,所以都可以做钡餐试剂 | |
C. | 该温度下,BaCO3若要在Na2SO4溶液中转化为BaSO4,则Na2SO4浓度至少为2.2×10-6 mol•L | |
D. | 任何温度下,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和Na2SO4,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SO42-)/c(CO32-)=4.4×1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装置①用于分离苯和水 | |
B. | 装置②用于分离乙醇中的水 | |
C. | 装置③用于分离FeCl3和Fe(SCN)3 | |
D. | 装置④用于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分离苯和四氯化碳 | 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
B | 制备Fe(OH)3胶体 | 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并不断搅拌 |
C | 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 用酒精灯灼烧固体混合物 |
D | 制取NH3 | 直接加热NH4Cl固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装置甲制取少量SO2 | |
B. | 用装置乙蒸发FeCl3溶液制取FeCl3晶体 | |
C. | 用装置丙分离CH3COOH和CH3COOCH2CH3的混合液 | |
D. | 用装置丁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和氧气浓度无关 | |
B. |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0.4×6.02×1023 | |
C. |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当电流汁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则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 |
D. | 向盛有2mL饱和H2S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1滴浓度均为0.1mol/L的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有CuS生成而无ZnS生成,则Ksp(CuS)<Ksp(Zn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