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同系物之间不可能为同分异物体 | |
B. | 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奖牌玉的化学成分多为含水钙镁硅酸盐,如: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 | |
C. | 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 |
D. |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
分析 A.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B.根据化合价书写氧化物形式,一般为格式为:较活泼金属氧化物•较不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注意符合元素的比例关系;
C.次氯酸是共价化合物,氧原子与氢原子、氯原子分别通过1对共用电子对结合;
D.比例模型表明原子的比例大小、原子之间的连接形式、空间结构,不能表明原子之间的成键情况.
解答 解:A.乙醇、乙二醇与丙三醇所含羟基的个数不同,不为同系物,故A错误;
B.根据化合价生成氧化物形式,一般为格式为:较活泼金属氧化物•较不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注意符合元素的比例关系,故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故B正确;
C.次氯酸是共价化合物,氧原子与氢原子、氯原子分别通过1对共用电子对结合,结构式为H-O-Cl,故C错误;
D.选项中的模型表明原子的比例大小、原子之间成键情况、空间结构,为丙烷的球棍模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不大,注意区分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硅酸盐改写为氧化物形式,注意元素的比例关系.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Z<M | |
B. | 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 |
C. | 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 |
D. | X的最高价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
A.分别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在空气中燃烧; B.分别称量硫化铜和硫化亚铜灼烧后剩余物质的质量 | A.有一种固体无变化,两种固体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B.有一种样品质量减轻,一种样品质量不变 | A.固体无变化的是氧化铜,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在空气中煅烧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uS+3O2 $\frac{\underline{\;\;△\;\;}}{\;}$2CuO+2SO2; Cu2S+2O2 $\frac{\underline{\;\;△\;\;}}{\;}$2CuO+SO2 B.质量减轻的是硫化铜,质量不变的是硫化亚铜 |
实验装置 | 现象 |
![]() | 1.A试管中黑色沉淀逐渐溶解 2.A试管内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3.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3 | B. | 1:3 | C. | 1:1 | D. | 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及实验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应用托盘天平称取20g NaOH固体 | |
B. | 配制过程中所用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 | |
C. | NaOH固体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所配NaOH溶液的浓度偏大 | |
D. |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对所配NaOH溶液的浓度无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硅与任何酸都不反应 | |
B. | 硅是构成矿物岩石的主要原料,其化合态硅几乎全部是硅石(成份为SiO2)和硅酸盐 | |
C. | 硅的性质很稳定,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 |
D. | 常温时硅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