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是反应的催化剂
B.在H2O2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C.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还原性比Fe2+强
D.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胃酸过多是常见的胃病。下面是甲、乙两种常见胃药的说明摘要。
甲:(1)白色结晶状粉末;(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3)受热分解;(4)遇酸及酸性药物则产生二氧化碳;(5)胃酸过多患者服用后多见胃胀气,甚至有引起溃疡穿孔的危险。
乙:(1)与胃酸的中和作用缓慢持久,可维持3~4小时;(2)凝胶本身覆盖于溃疡面上,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吸附H+;(3)可溶于稀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1)请你推测,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2)试写出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引起胃胀气的离子方程式
(3)试写出实验室以氨水为原料制备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贵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试剂Y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其为含氯氧化物.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有的氯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一:存在两种成分:NaHCO3和__________;
假设二:存在三种成分:NaHCO3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 |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HNO3溶液,再滴加AgNO3溶液 | 若溶液变浑浊,结合步骤2中①,则假设1成立,结合步骤2中②,则假设2成立。 |
(4)已知C中有0.1mol Cl2参加反应.若假设一成立,可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贵州市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科学家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5+、H3、O4、C60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N5+离子中含有36个电子
B.O2与O4属于同位素
C.C60是有机物
D.H2与H3属于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S(g)+O2(g)=SO2(g) △H1,S(s)+O2(g)=SO2(g) △H2 ;△H1>△H2
B.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则可判定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D.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 △H=-221kJ/mol,则C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其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用品 | ||||
主要成分 | (NH4)2SO4 | NaHCO3 | Si | Fe2O3 |
用途 | 化肥 | 发酵 | 光导纤维 | 涂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Mg2+、Fe3+、K+、H+、NO3-、SO42-、OH-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通过下实验进
行检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
②向上述待测液中滴加NaOH溶液,开始阶段无明显现象,后来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向上述待测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现象。
(1)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2)依次写出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邯郸魏县一中、曲周县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Cl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