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2 mol电子 | |
B. | 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 | |
C. | 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
D. | 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 |
分析 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
则阴极发生Cu2++2e-═Cu、2H++2e-═H2↑,
阳极发生4OH--4e-═O2↑+2H2O,
n(O2)=$\frac{22.4L}{22.4L/mol}$=1mol,结合电子守恒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来解答.
解答 解: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n(O2)=$\frac{22.4L}{22.4L/mol}$=1mol,
阳极发生4OH--4e-═O2↑+2H2O,
4mol 1mol
阴极发生Cu2++2e-═Cu、2H++2e-═H2↑,
1mol 2mol 1mol 2mol 1mol
A.由上述分析可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4mol电子,故A错误;
B.c(Cu2+)=$\frac{1mol}{0.5L}$=2mol/L,由电荷守恒可知,原混合溶液中c(K+)为6mol/L-2mol/L×2=2mol/L,故B正确;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C错误;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frac{4mol-2mol}{0.5L}$=4mol/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发生的电极反应及电子守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选项D为学生解答的难点,注意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关系即可解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呈黄色,是因为生成的Na2O2为淡黄色固体 | |
B. | 铁丝在Cl2中燃烧有红棕色的烟,是因为生成的FeCl3为红棕色固体 | |
C. | 过量的铁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
D. | 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的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 |
B. | 恒温时,增大压强,CO浓度不变 | |
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O+H2O | |
D. | 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溴和四氯化碳 | |
B. | CH3COOCH3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 | |
C. | 乙醇(CH3CH2OH)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碳链异构体 | |
D. | 与氢气加成得到2,3-二甲基戊烷的烯烃结构式有5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H4+ Na+ OH- | B. | Na+ H+ SO32- | ||
C. | K+ NO3- Cl- | D. | Ca2+ NO3- 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 |
B. | 物质在变化中失去了电子,此物质是氧化剂 | |
C. | 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即是氧化还原反应 | |
D. | 发生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