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需用80mL 1mol/LCuSO4溶液,他准备用胆矾晶体(CuSO4•5H2O)配制.
(1)小明同学在配制过程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试剂瓶.
(2)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有重要的用途,分别是搅拌 和 引流;
(3)小明同学通过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25.0g CuSO4•5H2O.
(4)小明同学还想通过实验证实溶质中含有SO42-,检验它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BaCl2,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O42-,反之,没有,若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证明有SO4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5)下列操作结果,使所配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C.
A.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B.未洗涤溶解硫酸铜的烧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分析 (1)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依据配制溶液体积选择容量瓶规格;
(2)依据在溶解固体溶质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固体溶解,移液时用玻璃棒引流放防止液体洒出容量瓶解答;
(3)依据m=CVM计算需要溶质的质量;
(4)硫酸根离子检验,应先加入盐酸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加氯化钡据此解答;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沉淀
据此书写方程式;
(5)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frac{n}{V}$进行误差分析.

解答 解;(1)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用到的仪器依次为:托盘天平、钥匙、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试剂瓶,配制80mL 1mol/LCuSO4溶液,应选择100mL容量瓶,所以还缺少的玻璃仪器:1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在溶解固体溶质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固体溶解,移液时用玻璃棒引流放防止液体洒出容量瓶,所以玻璃棒作用依次为:搅拌和引流;
故答案为:搅拌 和 引流;
(3)配制80mL 1mol/LCuSO4溶液,应选择1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100mL溶液,需要五水硫酸铜质量m=1mol/L×0.1L×250g/moL=25.0g;
故答案为:25.0;
(4)硫酸根离子检验的正确操作方法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BaCl2,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O42-,反之,没有;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
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BaCl2,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O42-,反之,没有; CuSO4+BaCl2═BaSO4↓+CuCl2
(5)A.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A不选;
 B.未洗涤溶解硫酸铜的烧杯,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选;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C选;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选;
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E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及操作是解题关键,注意依据C=$\frac{n}{V}$进行误差分析的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学生为了探究Zn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Zn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H2,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12345
氢气体积(mL)(标况下)50120232290310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min)反应速率最大2~3,你认为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3min时温度高,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占主导作用.
(2)4~5min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小,你认为原因是4~5min时H+浓度小,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占主导作用.
(3)求2~3min时间段内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假设溶液体积保持不变)V(HCl)=0.1mol/(L•min).
(4)如果反应太剧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A.H2O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B.混合气体的密度
C.A物质的质量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 NA的NO在一密闭容器中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得到0.1 mol NO2
B.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6.4 g SO2可被氧气氧化得到SO3的分子数为0.1 NA
C.常温下18 g铝放入足量浓硫酸中转移电子数2 NA
D.1 L 0.1 mol/L FeCl3溶液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微粒数小于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3.6gH2O物质的量为0.2mol,约含有0.6NA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的阳、阴离子分别是Fe3+、Cl-(填离子符号),
能证明该阴离子是否存在的简单实验操作为取少量溶液X,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存在Cl-
(2)①中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3Fe3++NO↑+2H2O.
(3)若②中所用氢氧化钠的浓度为2mol/L,当加入l0mL时开始产生沉淀,55mL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值为0.03mol,继续滴加沉淀的量保持不变,随后再滴加沉淀部分溶解,到60mL时沉淀的量降为0.025mol且保持不变,则原溶液中c(Fe3+)为0.1mol/L、c(Cl-)为0.4mol/L(若有些离子不存在,请填“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加热条件下,将50.0g MnO2加入到100mL  12.0mol/L的浓盐酸中,经充分反应后,将剩余物质经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 g,滤液(含洗涤液)体积为120mL,若向滤液(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挥发)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43.5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m=8.7 g
B.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0.1 NA
C.反应过程中起氧化性作用的n(HCl)=0.2mol
D.滤液中盐酸的浓度为$\frac{2}{3}$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磷酸钙陶瓷制造人体骨骼,利用的是该材料的耐高温功能
B.氨气具有氧化性,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油污
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陶瓷都要使用石灰石做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XO4<H2YO4<HZ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X>Y>Z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C.原子半径:X<Y<ZD.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X>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