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
B.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C.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发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分析 A.碳酸钙不溶于水,KCl溶于水;
B.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
C.酒精与水互溶,但沸点不同;
D.KCl、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

解答 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KCl溶于水,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故A正确;
B.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应选苯或四氯化碳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故B错误;
C.酒精与水互溶,但沸点不同,应利用蒸馏法分离,不能利用蒸发,故C错误;
D.KCl、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则应利用冷却结晶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标准状况下,2molCO2的体积为44.8 L,质量8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蜂、蚁蛰咬处涂抹稀氨水可止痒解痛未涉及化学变化
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100mL3mol•L-1 的H2SO4跟100 mLH2O 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为1.5 mol•L-1
B.把200mL3mol•L-1 的BaCl2 溶液跟100mL3mol•L-1 的KCl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仍然是3 mol•L-1
C.把100g20%的NaCl溶液跟100g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D.把100mL20%的NaOH 溶液跟100mLH2O混合后,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氧元素的性质非常活泼,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但在一些化合物也可显正价.
(1)OF2是一种棕黄色有恶臭的气体,有极强的氧化性.
①O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
②将F2气通入到NaOH溶液中可得到OF2、盐等物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F2+2NaOH=2NaF+H2O+OF2
(2)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氧化剂,也具有还原性,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制备H2O2
①H2O2相当于二元弱酸,它的一级电离方程式为H2O2?H++HO2-.已知常温下1L的H2O2相当于48.3mol 其中K1≈1.67X10-12 则该温度下H2O2中c(H+)约为9×10-6mol/L
写出它与足量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2+Ba(OH)2=BaO2+2H2O.
②乙基蒽醌法是制备过氧化氢最常用的方法,其主要过程可用图1表示,写出此过程总反应的方程式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H2O2

③空气阴极法是制备H2O2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结能型的制备方法法,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3H2O+3O2$\frac{\underline{\;电解\;}}{\;}$3H2O2+O3,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O2+2H+
(3)氧气与钾反应可生成多种氧化物:K2O、K2O2、KO2,写出K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O2+2CO2=2K2CO3+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电材料
B.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苯
C.氮化硅、光导纤维、氧化铝陶瓷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化学纤维是把合成纤维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高分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按下列要求写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分子的化学式及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①平面三角形分子:分子式BF3,杂化方式是sp2
②三角锥形分子:分子式NF3,杂化方式是sp3
③正四面体形分子:分子式CF4,杂化方式是sp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S(g)与O2(g)完全反应生成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7.0 kJ
B.在相同条件下,SO2 (g)比SO3 (g)稳定
C.S(s)与O2(g)反应生成SO3(g)的热化学方程式S(s)+$\frac{3}{2}$O2(g)?SO3(g)△H=+395.7 kJ•mol-1
D.一定条件下1 mol SO2(g)和$\frac{1}{2}$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SO3(l)放出热量大于98.7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一定温度下,向1L 0.l mol•L-1 CH3 COOH溶液中加入0.1molCH3COONa固体,溶液中$\frac{c(C{H}_{3}CO{O}^{-}).c(H{+}^)}{c(C{H}_{3}COOH)}$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常温下,将VmL、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如果溶液pH=7,此时V的取值<20.00(填“>”、“<”或“=”),而溶液中c(Na+)、c(CH3COO-)、c(H+)、c(OH-)的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H+)=c(OH-).
②如果V=40.00,则此时溶液中c(OH-)-c(H+)-c(CH3COOH)=$\frac{1}{30}$或0.033mol•L-1
(3)常温下,向20ml 0.1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 HC1溶液40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情况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配成溶液,则此溶液的pH的取值范围是8<pH<12;为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下列方案可行的是ABD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②所得溶液中含量最多的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Cl-)>c(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