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N2$→_{高温、高压、催化剂}^{H_{2}}$NH3$\stackrel{HCl(aq)}{→}$NH4Cl(aq) | |
B. | AgNO3$\stackrel{NH_{3}•H_{2}O}{→}$[Ag(NH3)2]OH(aq)$→_{△}^{蔗糖}$ Ag | |
C. | SiO2$\stackrel{HCl(aq)}{→}$SiCl4$→_{高温}^{H_{2}}$Si | |
D. | MgCO3$\stackrel{HCl(aq)}{→}$MgCl2(aq)$\stackrel{电解}{→}$ Mg |
分析 A.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
B.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不反应;
C.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不能反应生成四氯化硅;
D.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氯气和氢气.
解答 解:A.工业上用氢气与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合成氨,3H2+N2$?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氨气通入氯化氢溶液中发生NH3+HCl=NH4Cl,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故A正确;
B.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和氯化氢不能反应生成四氯化硅,故C错误;
D.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二氧化碳、水,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氯气和氢气,工业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镁,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的特点、反应条件,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金属离子 | 开始沉淀的pH | 沉淀完全的pH |
Fe3+ | 1.1 | 3.2 |
Zn2+ | 5.2 | 6.4 |
Fe2+ | 5.8 | 8.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油裂解和蛋白质水解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 |
B. | 乙烯分别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反应原理相同 | |
C. | C6H14有5种同分异构体 | |
D. | CH4和Cl2按体积比1:3混合可制得纯净的CHC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时刻前,A1片的电极反应为:2A1-6e-+3H2O═A12O3+6H+ | |
B. | t1时,因A1在浓硝酸中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1继续反应 | |
C. | t1之后,负极Cu失电子,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 |
D. | 烧杯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O2+2OH-═2NO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反应①是铝热反应 | B. | 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 C. | C2Cl6属于卤代烃 | D. | 氧化性:Al<Zn<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少量NaOH固体 | B. | 加热升温10℃ | ||
C. | 加入锌粉 | D. | 加入固体CH3COO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金属间发生置换反应 | |
B. | 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
C. | 1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 |
D. | 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事实 | 理论解释 |
A | Na 与水反应失去 1 个电子,Mg 与水反应失去 2 个电子 | Na 的金属性比 Mg 强 |
B | H2S 的还原性比 HCl | S 的非金属性比 Cl |
C | 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 | K3C60中含有离子 |
D | Si 是半导体材料,同主族的 Ge 也 是半导体材料 | ⅣA 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 | |
B. |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 |
C. | 当V(NaOH)=30 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 )+c(HA- )+2c(H2A)═c(A2- )+2c(OH-) | |
D. | 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A-)>c(H+)>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