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实验室现有一瓶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的固体M,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字样(如图所示).已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O3、Na2SiO3、Na2SO4中的一种.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稀溶液进行下列有关实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
B.往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O4
C.用pH试纸检验,若pH=7,则固体M不一定是Na2SO4
D.只用盐酸一种试剂不能确定该固体M的具体成分

分析 A.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硅酸;
B.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硫酸钡;
C.Na2SO3、Na2SiO3溶液均显碱性,Na2SO4溶液为中性;
D.Na2SO3、Na2SiO3、Na2SO4分别与盐酸混合的现象为刺激性气体、白色沉淀、无现象.

解答 解:A.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是硅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硅酸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 ,故A正确;
CB.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硫酸钡,盐酸与亚硫酸钠反应排除干扰,则固体M为Na2SO4,故B正确;
C.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呈碱性,硫酸钠呈中性,用pH试纸检验,若pH=7,则固体M一定是Na2SO4,故C错误;
D.Na2SO3、Na2SiO3、Na2SO4分别与盐酸混合的现象为刺激性气体、白色沉淀、无现象,现象不同,只用盐酸可鉴别,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离子检验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利用海水提取淡水、溴和镁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2)用纯碱吸收浓缩海水吹出的Br2: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若吸收3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是5 mol.
(3)海水中部分离子的含量如下:
成分含量(mg/L)成分含量(mg/L)
Na+10560Cl-18980
Mg2+1272Br-64
Ca2+400SO42-2560
其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53 mol/L.若从100L的海水中提取镁,理论上加入沉淀剂Ca(OH)2的质量是392.2 g.
(4)由Mg(OH)2得到单质Mg,以下方法最合适的是C(填序号).
A.Mg(OH)2→MgO$→_{2800℃}^{电解}$Mg
B.Mg(OH)2→MgO$→_{1352℃}^{C,真空}$Mg
C.Mg(OH)2→无水MgCl2$→_{714℃}^{电解}$Mg
D.Mg(OH)2→MgCl2溶液$\stackrel{活泼金属}{→}$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酯化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只起催化剂作用
B.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C.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去羟基,醇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D.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某装置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Zn棒与Cu棒作用一样,都只做电极材料
C.Cu棒上发生还原反应
D.该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I.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_{170°C}^{浓H_{2}SO_{4}}$CH=CH2↑+C2H,制得的乙烯中往往混有CO2、SO2和水蒸气,现拟图1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乙烯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成份.

请回答下列问题:
则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为④③①②.
II.实验室利用乙烯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图下;CH2=CH2+Br2=BrCH2CH2Br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2所示:
①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浓硫酸把乙醇氧化为CO2等.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g•cm30.792.20.71
沸点/℃78,513234-6
熔点/℃-1309-116
回答下列问题:
(l) A装置上方使用滴液漏斗的优点是:便于漏斗内的液体是顺利滴下
(2)装置C的作用为吸收反应生成的SO2等酸性气体;
(3)实验室制得的1,2-二溴乙烷的产量比理论值低的原因可能是A中的反应温度没有迅速升高到170℃;A中反应温度过高,乙醇被浓硫酸氧化,生成乙烯的量少或A中反应速率过快,导致乙烯的通入速率过快反应不充分;(写两种)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依据是1,2-二溴乙烷的密度大于水.
(5)若产物中有少量劃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6)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泠却装置D,若用冰水冷却,则B中的实验现象为玻璃导管的液面会升高,甚至会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Zn-MnO2干电池放电时,MnO2被氧化
B.
图中,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一定相等
C.
图中,在钢材上电镀铝,熔融盐中Al和Cl元素只以AlCl4-、Al2Cl7-形式存在,则阳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
D.
图中,K分别与M、N连接,均可保护Fe电极,连接M时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第I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D.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主族元素碳、氧、氮、氟、磷、硒及副族元素镍、铜元素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2)将F2通入稀NaOH溶液中可生成OF2,OF2分子构型为V形,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3)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5.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2.
(4)CuSO4溶液能用作P4中毒的解毒剂,反应可生成P的最高价含氧酸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P4+10CuSO4+16H2O=10Cu+4H3PO4+10H2SO4
(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 H2SeO3中的Se为+4价,而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
(6)已知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16个铜原子.
(7)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对Cu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Cu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图),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9.00g•cm-3,Cu的原子半径为$\frac{\sqrt{2}}{4}×\root{3}{\frac{4×64}{9.00{×N}_{A}}}$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只要求列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
B.该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六个原子构成
C.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O键数之比为1:2
D.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