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常温下体积相同的盐酸和氯乙酸(CH2ClCOOH)两种溶液中.c(Cl-)=c(CH2C1COO-)=0.01mol•L-1.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种酸溶液中,pH(盐酸)>(填“<”“=”或“>”)pH(氯乙酸).
(2)两种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Zn,产生气体较多的是氯乙酸.
(3)两种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c(Cl-)=(填“<”“=”“>”)c(CH2ClCOO-),理由是稀释后,两离子物质的量不变,体积依然相等,所以c(Cl-)=c(CH2ClCOO-).
(4)下列措施中能使CH2ClCOOH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AD
A.加水     B.降温      C.加入氯乙酸钠固体     D.加入氯乙酸.

分析 盐酸是强酸,氯乙酸是弱酸,根据盐酸和氯乙酸(CH2ClCOOH)溶液中,c(Cl-)=c(CH2C1COO-)=0.01mol•L-1,则氯乙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氯乙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据此进行回答判断即可.

解答 解:盐酸是强酸,氯乙酸是弱酸,根据盐酸和氯乙酸(CH2ClCOOH)溶液中,c(Cl-)=c(CH2C1COO-)=0.01mol•L-1,则氯乙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氯乙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
(1)上述两种酸溶液中,pH(盐酸)=2,c(CH2C1COO-)=0.01mol•L-1,其中氢离子浓度大于,0.01mol•L-1,pH<2,所以pH(盐酸)>pH(氯乙酸).故答案为:>;
(2)氯乙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2种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Zn,产生气体较多的是氯乙酸,故答案为:氯乙酸;
(3)两种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稀释之前c(Cl-)=c(CH2C1COO-)=0.01mol•L-1,体积相等,所以两离子物质的量是一样的,稀释后,两离子物质的量不变,体积依然相等,所以c(Cl-)=c(CH2ClCOO-),故答案为:=;稀释后,两离子物质的量不变,体积依然相等,所以c(Cl-)=c(CH2ClCOO-);
(4)A.加水促进电离,能使CH2ClCOOH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正确;
B.电离是吸热的,降温使CH2ClCOOH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故错误;
C.加入氯乙酸钠固体相当于增加了氯乙酸根离子的浓度,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故错误;
D.加入氯乙酸,能使CH2ClCOOH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移动原理以及应用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是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烃中含有碳原子数为3,且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7%,且在空气燃烧时有大量黑烟(M空气设为29).
(1)该烃的分子式为C3H6,若该烃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H=CH2
(2)该烯烃与溴单质加成的方程式为CH3CH=CH2+Br2→CH3CHBrCH2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常温下0.1mol/L氨水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氯化铵固体
C.加入等体积0.1 mol/L烧碱溶液D.加入等体积0.1 mol/L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物质的性质与其组成和结构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比较错误的是(  )
A.硬度:白垩<金刚石B.熔点:Na<Mg
C.沸点:H2O<H2SD.在水中溶解性:乙酸丁酯<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室温时,等体积、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水溶液,分别达到平衡.
①醋酸溶液:CH3COOH?CH3COO+H+
②醋酸钠溶液:CH3COO-+H2O?CH3COOH+OH-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入等体积水后,只有②中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等体积水后,①中c(OH-)增大,②中c(OH-)减小
C.①和②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D.c(CH3COOH)与c(CH3COO-)之和: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力的重要途径.一种甲烷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为电极催化剂,以稀硫酸作为电解质溶液,一极通入甲烷,同时向另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4+2O2═CO2+2H2O.
(2)此电极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2O2+8H++8e-═4H2O.
(3)电解液中的H+离子向正极移动.
(4)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高,其次是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以氮化镓(GaN)、碳化硅、金刚石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高发光效率、抗腐蚀、化学稳定性好、高强度等特性,是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材料.
完成下列填空:
(1)组成上述三种半导体材料的各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ⅤA主族.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2
(2)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自然界中的镓共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其中69Ga的原子个数百分含量为60.1%,则另一种镓的同位素可表示为3171Ga.
(3)镓、铝为同族元素,性质相似.下表是两种两性氢氧化物的电离常数.
两性氢氧化物Al(OH)3Ga(OH)3
酸式电离常数Kia2×10-111×10-7
碱式电离常数Kib1.3×10-331.4×10-34
①写出氢氧化镓的电离方程式:H++H2O+GaO2-?Ga(OH)3?Ga3++3OH-
②将一块镓铝合金完全溶于烧碱溶液,再往反应后的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最先析出的氢氧化物是Al(OH)3
(4)碳化硅单晶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下列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反应(或反应组)是ac(选填编号)
a.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b.SiO2+2C$\stackrel{高温}{→}$Si+2CO↑
c.SiH4$\stackrel{500℃}{→}$Si+2H2;CH4$\stackrel{>1000℃}{→}$C+2H2
d.Si+O2$\stackrel{900℃}{→}$SiO2;C+O2$\stackrel{300℃}{→}$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净化SO2
B.
制硝基苯
C.
银镜反应
D.
制取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亚铁氰化钾K4[Fe(CN)6],俗名黄血盐,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化学实验、电镀、食品添加剂、烧制青花瓷时可用于绘画等方面有广泛用途.已知HCN是一种极弱的酸,现有一种用含NaCN的废水合成黄血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常温下,NaCN水溶液的pH>7(填“>”、“<”、“=”),实验室用NaCN固体配制NaCN溶液时,应先将其溶于浓NaOH溶液,再用蒸馏水稀释.
(2)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aCN+FeSO4+CaCl2=Na4[Fe(CN)6]+CaSO4↓+2NaCl.
(3)流程中加入Na2CO3溶液后过滤除去弃渣,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4)转化器中生成K4[Fe(CN)6]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相同温度下,溶解度:K4[Fe(CN)6]<Na4[Fe(CN)6](填“>”“=”“<”),过滤后洗涤K4[Fe(CN)6]使用的试剂是乙醇.
(5)实验室常用K4[Fe(CN)6]检验Fe3+,生成难溶盐KFe[Fe(CN)6],试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K++Fe3++[Fe(CN)6]4-=KFe[Fe(CN)6]↓.
(6)含有14.7kgNaCN的工业废水可生产出9.2kg的K4[Fe(CN)6],则K4[Fe(CN)6]的产率是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