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 | |
B. | 锌发生氧化方应,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 | |
C. | 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 | |
D. | 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
分析 A.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极反应式知,Zn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
B.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电池反应式为Ag2O+H2O+Zn=Zn(OH)2+2Ag,随着反应进行,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解答 解:A.原电池中,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极反应式知,Zn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故A正确;
B.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银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电池反应式为Ag2O+H2O+Zn=Zn(OH)2+2Ag,随着反应进行,消耗水,KOH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所以碱性增强,故C错误;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溶液中OH-向负极移动,K+、H+向正极移动,故D错误;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侧重考查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判断、离子移动方向、反应类型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C,注意KOH的物质的量不变但浓度改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1混合的PbO2、Pb3O4、PbO | B. | 1:3:2混合的PbO2、Pb3O4、PbO | ||
C. | 1:1:1混合的PbO2、Pb3O4、PbO | D. | 2:1:1混合的PbO2、Pb3O4、Pb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 |
B. | 氢化物沸点的高低 | |
C. | 氢化物还原性强弱 | |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t 电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 |
B. | O2-向正极迁移 | |
C. |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2e-+O2-=NO2 | |
D. |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 |
B. | 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49% | |
C. | 配制200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 |
D. | 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A | SO2有氧化性 |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 | SiO2导电能力强 | 可用于制造通讯光缆 |
C | Al有还原性,在某些反应中热效应大 | 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Mn |
D |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均不反应 | 可用铁槽车密封运送浓硫酸、浓硝酸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Cl | B. | Na2SO4 | C. | CuSO4 | D. | 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