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MnO4-+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用4mL 0.001mol•L-1KMnO4溶液与2mL 0.01mol•L-1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表:
实验硫酸(10%)体积/mL温度/℃其他物质
I2mL20/
II2mL2010滴饱和MnSO4溶液
III2mL30/
IV1mL201mL蒸馏水
(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Ⅰ和Ⅱ(用I~IV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Ⅰ和Ⅲ.
(3)对比实验I和IV,可以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IV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确保所有实验中c(KMnO4)、c(H2C2O4)浓度不变和总体积不变.

分析 (1)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2)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温度、浓度相同;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浓度、不使用催化剂相同;
(3)实验Ⅰ和Ⅳ,硫酸的浓度不同,少量蒸馏水,溶液的体积相同.

解答 解:(1)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nO4-为氧化剂,H2C2O4为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5,
故答案为:2:5;
(2)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温度、浓度相同,则选实验Ⅰ、Ⅱ;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浓度、不使用催化剂相同,则选实验Ⅰ、Ⅲ,故答案为:Ⅰ;Ⅱ;Ⅰ;Ⅲ;
(3)实验Ⅰ和Ⅳ,硫酸的浓度不同,可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加少量蒸馏水确保两实验中总体积相等,可使Ⅰ和Ⅳ中硫酸浓度不同,
故答案为:浓度;确保所有实验中c(KMnO4)、c(H2C2O4)浓度不变和总体积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因素,把握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分子式不只代表一种物质的是(  )
A.CH2Cl2B.CHCl3C.CH3Cl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A、B为短周期元素,二者能形成化合物AB2,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则关于B的原子序数:①n+2   ②n+5  ③n+10  ④n+13   ⑤n-3   ⑥n-6  ⑦n-8  ⑧n+1,正确的是(  )
A.①②⑤可能B.④⑥不可能C.⑤⑥不可能D.都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淀粉水解的产物(C6H12O6)用硝酸氧化可以制备草酸,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1:1的淀粉水乳液与少许硫酸(98%)加入烧杯中,水浴加热至85℃~90℃,保持30min,然后逐渐将温度降至60℃左右;
②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烧瓶中;
③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HNO3与98%H2SO4的质量比为2:1.5)溶液;
④反应3h左右,冷却,减压过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C6H12O6+8HNO3→6CO2+8NO↑+10H2O
3H2C2O4+2HNO3→6CO2+2NO↑+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加入98%硫酸少许的目的是:加快淀粉水解的速度(或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2)冷凝水的进口是a(填a或b);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量下降,其原因是温度过高、硝酸浓度过大,导致H2C2O4进一步被氧化.
(3)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用的试剂为碘水或KI-I2溶液.
(4)草酸重结晶的减压过滤操作中,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使用属于硅酸盐材料的仪器有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不作为主要仪器).
(5)当尾气中n(NO2):n(NO)=1:1时,过量的NaOH溶液能将NOx全部吸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O2+NO+2NaOH=2NaNO2+H2O,若用含硫酸的母液来吸收氮氧化物,其优点是提高HNO3利用率(或循环使用氮氧化物)、缺点是NOx(或氮氧化物)吸收不完全.
(6)将产品在恒温箱内约90℃以下烘干至恒重,得到二水合草酸.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称取该样品0.12g,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用0.02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杂质不参与反应),此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或淡紫色).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2所示,则该草酸晶体样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质量分数为8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模拟工业制备硫酸的方法,设计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装置,根据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探究SO3的生成,主要设计如下的发生装置: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②实验过程中,当V2O5表面红热后,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后再继续加热,其原因是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温度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三氧化的生成.
(2)乙组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而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前面装置与甲组装置相同)
①装置D和E的作用是:吸收SO3并做对照实验.
②E装置在反应过程中出现气泡,不久就出现了白雾,而D装置一直没有明显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a、D中插入浓硫酸溶液的导管插得较深,使两个吸收瓶内的压强差较大,而导致SO3从E的水中冒了出来,与水形成酸雾;
b、浓硫酸对SO3的吸收效果远好于水,SO3充分被浓硫酸吸收
(3)丙组则探究的是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而设计图丙所示装置:(前面装置与甲组相同)
①F锥形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选填序号)c
a、足量澄清石灰水
b、足量小苏打溶液
c、足量氯化钡溶液
d、足量硝酸钡溶液
②反应停止后,要通过装置F锥形瓶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量测定已被氧化的二氧化硫的量时,在滤出沉淀前必须进行一步实验操作是(简述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海产品中常含有较多的碘元素,因此海边的居民很少患碘缺乏病.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提取海带中的碘:

(1)步骤 ③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2)步骤 ⑤用有机溶剂苯将碘从水中提取出来的过程叫萃取.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是水.
(3)我国从1994年起推出全民食用加碘盐工程,至今,覆盖率已超过95%,补碘成效显著.我们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反应后可观察到溶液变蓝,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含0.1molFeCl3的溶液与足量沸水反应制得得Fe(OH)3胶体中胶粒数为0.1NA
B.0.1mol Fe与0.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将1mol氯气分别通入足量的FeBr2和FeI2溶液中转移电子数均为2NA
D.等物质的量的NH4+和OH-含电子数均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含镁3%-5%的镁铝合金,现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现有一块已知质量为m1g的镁铝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1:镁铝合金$\stackrel{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质量m2g
实验设计2:镁铝合金$\stackrel{足量盐酸}{→}$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L.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设计1:
①镁的质量分数:$\frac{{m}_{2}}{m{\;}_{1}}$×100%.
②在溶解、过滤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
③过滤后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静置,使其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至3次.
④如果过滤得到沉淀没有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后,烘干,再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测得镁的质量分数量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温度下,100mL 0.4mol/L醋酸溶液与足量Zn粒反应生成H2的速率v(H2)=0.01mol/(L•min).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向该溶液中加少量CaCO3固体
B.可向该溶液中加入10 mL 0.1 mol/L醋酸溶液
C.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NO3溶液
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反应速率可能变成v(H2)=0.3 mol/(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