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12、O2、C1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a Na2O2═2Na2FeO4+b X+2Na2SO4+cO2
该反应中物质X应是Na2O,b与c的关系是b=2c+8.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数粒:Fe(OH)3、C1O-、OH-、FeO42-、C1-、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②每生成1mol FeO42-转移3mo1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1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0.15mo1.

分析 (1)反应中铁元素由+2价升高到+6价,过氧化钠中的部分氧由-1价升高到0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规律,过氧化钠中的另一部分氧一定会由-1价降低到-2价,反应中硫、铁原子已经守恒,故X只能为Na2O;根据原子守恒判断b、c关系;
(2)①高铁酸钾是生成物,则Fe(OH)3是反应物,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6价,则Fe(OH)3是还原剂,还需要氧化剂参加反应,C1O-具有强氧化性,所以C1O-是反应物,生成物是C1-,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1价,转移电子数为6;
②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1价,转移电子数为6,根据转移电子和高铁酸根离子之间关系式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根据转移电子和还原产物之间关系式计算还原产物物质的量.

解答 解:(1)反应中铁元素由+2价升高到+6价,过氧化钠中的部分氧由-1价升高到0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规律,过氧化钠中的另一部分氧一定会由-1价降低到-2价,反应中硫、铁原子已经守恒,故X只能为Na2O,配平后方程式为:2FeSO4+6Na2O2 $\frac{\underline{\;高温\;}}{\;}$2Na2FeO4+2Na2O+2Na2SO4+O2↑,
故答案为:Na2O;b=2c+8;
(2 ) ①高铁酸钾是生成物,则Fe(OH)3是反应物,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6价,则Fe(OH)3是还原剂,还需要氧化剂参加反应,C1O-具有强氧化性,所以C1O-是反应物,生成物是C1-,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1价,转移电子数为6,溶液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则氢氧化根离子参加反应,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故答案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②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则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6,每生成1mol FeO4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frac{6mol}{2}×1$=3mol,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氯离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1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frac{0.3mol}{6}×3$=0.15mol,
故答案为:3;0.15.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正确判断各个物理量之间关系式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要注意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Cl>HBr>HI
B.微粒的半径:Cl->Na+>Mg2+
C.离子的还原性:S2->Cl->F-
D.电离程度(同温度同浓度溶液中):HCl>CH3COOH>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市地处沿海,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提取食盐和Br2以后的盐卤可以用来制备纯净的MgCl2或MgO.盐卤中含有Mg2+、Cl-,还含有少量Na+、Fe2+、Fe3+、SO42-和CO(NH22等.制备流程如图:
(1)滤渣的成分是Fe(OH)3(写化学式);滤液Ⅱ中所含主要的杂质离子是Na+(写离子符号).
(2)用NaClO除去尿素CO(NH22时,生成物除盐外,都是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ClO+CO(NH22═3NaCl+CO2↑+N2↑+2H2O或NaOH+3NaClO+CO(NH22═3NaCl+NaHCO3+N2↑+2H2O;加入NaClO的另一个作用是氧化Fe2+使它变成Fe(OH)3沉淀而除去.
(3)实际生产中,将MgCl2•6H2O晶体加热到600℃的过程中几乎得不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将MgCl2•6H2O加强热得到MgO,HCl和水蒸气,MgCl2•6H2O$\frac{\underline{\;\;△\;\;}}{\;}$MgO+2HCl↑+5H2O↑;若要得到无水MgCl2需采取的措施是要将MgCl2•6H2O放在氯化氢气体中加热失去结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食用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溶于水形成胶体.而工业明胶中往往含有 超标的重金属Cr,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2价.  
(2)化学上可将某些盐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可写成Na2O•SiO2,则Fe(CrO22可写成FeO•Cr2O3 .  
(3)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c.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
b.两者均会发生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4)已知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现将10mL明胶的水溶液与5mL NaBr溶液混合后装入半透膜袋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若要求只检验一种离子,就能证明Na+、Br-透过半透膜,写出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方法: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即证明Na+、Br-已透过半透膜;
(5)铬的化合价除了+3和+6价外,还有0,+2,+4和+5价等.现有24mL浓度为0.05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1的Na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某KNO3溶液A中,混有少量的Ca2+和SO42-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以制得纯净的KNO3固体.

根据上述回答:
(1)沉淀D中所含有的物质是CaCO3、BaCO3
(2)写出除去Ca2+和SO42-的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Ba2++SO42-═BaSO4↓.
(3)按上述实验方案值得的KNO3晶体,经分析测定仍含有杂质,其原因是上述第③步有误,请加以改正:加足量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下列物质中:①NaOH  ②Na2S  ③SiC  ④C2H2⑤Na2O2⑥(NH42S
(1)其中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是②;
(2)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①、⑥;
(3)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离子晶体是⑥;
(4)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⑤;
(5)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是④;
(6)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原子晶体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分离提纯物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B.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中的氯离子
C.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
D.用分液的方法除去四氯化碳中混有的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2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Na2CO3
B.常温下,a点溶液pH>7
C.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4.48L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H2A为弱酸(填“强”或“弱”).
(2)若溶液M由10mL 2mol•L-1 NaHA溶液与2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M的pH>7(填“>”、“<”或“=”),原因为A-+H2O?HA-+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c(Na+)>c(A2-)>c(OH-)>c(HA-)>c(H+).
已知Ksp(BaA)=1.8×10-10,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10mL 1mol•L-1 BaCl2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Ba2+浓度为5.4×10-10mol•L-1
(3)若溶液M有下列三种情况:①0.01mol•L-1的H2A溶液;②0.01mol•L-1的NaHA溶液;③0.02mol•L-1的HCl与0.04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则三种情况的溶液中H2A分子浓度最大的为③;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③>①.
(4)若溶液M由pH=3的H2A溶液V1 mL与pH=11的NaOH溶液V2 mL混合反应而得,混合溶液c(H+)/c(OH- )=104,V1与V2的大小关系为均有可能(填“大于”“等于”“小于”或“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