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表面黑色固体的成分,设计如下过程:

(1)提出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C、______中的一种或两种。

(2)验证假设:灼烧后的铜丝插入足量稀硫酸中,若溶液变蓝,说明必有__________;若溶液中有黑色不溶物,说明必有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上一轮收官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个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2N(g)P(g)+Q(g) △H>0,已知M的状态未知,则下列描述一定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当物质M、N、P的体积分数比为 1:1:1时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

③体系的温度不变时

④反应速率2v (N)正=v (Q)逆时

⑤体系的压强不变时

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 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D.汽油和植物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二调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二调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0.1mol/LNaHCO3的溶液的pH最接近于( )

A.5.6 B.7.0 C.8.4 D.1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文)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以中国祥云符号和纸卷轴为创意,由铝合金制成,使用的燃料为丙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烷与甲烷互为同系物

B.丙烷燃烧是吸热反应

C.铝柄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防止其腐蚀

D.火炬燃料用丙烷比用煤油更环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正,?逆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绍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可能是氧化物

B.A、B、C中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碱

C.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溶液为盐酸

D.A、B、C中有一种金属且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D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