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可逆反应A2(g)+B2(g)  2AB(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平衡时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为1∶1∶2

B、平衡时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解析:

平衡时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没有规律的,只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是一般规律,A错;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不变的反应,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无论是否平衡!B不能选择;对于C,D 类型需要了解六个字的“同边异,异边同”原理,对于D,如果反应向左进行,单位时间内,本来就是生成n mol A2的同时,一定生成了n mol的B2;对于C,表示反应向左进行的同时也在向右进行,而且程度相同!所以是正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对可逆反应A2(g)+B2(g)2AB(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C.平衡时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D.平衡时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Δ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B(g)3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据图④,若除去0.1mol·L-1 CuSO4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至pH约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可逆反应A2(g)+B2(g)2AB(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C.平衡时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D.平衡时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Δ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4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