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 |
B. |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 |
C. | 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
D. | 根据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
分析 A.反应物中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
B.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
C.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D.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解答 解:A.根据反应物中含元素化合价升降,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根据是否含有含氧元素把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故A错误;
B.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故B错误;
C.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C错误;
D.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把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分散系、化学反分类的依据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6.8g | B. | 22.4g | C. | 21g | D. | 19.6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 |
B. |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和同时生成3amolC | |
C. |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 |
D. |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Fe3+、SO42-、Cl- | |
B. | 饱和氯水:K+、Na+、Cl-、HSO3- | |
C. | pH=13溶液:Na+、K+、SiO32-、Cl- | |
D. | 1.0mol/L KNO3溶液:H+、Fe2+、Cl-、S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Mg2++2OH-═Mg (OH)2↓ | |
B. | 向醋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OH-+H+═H2O | |
C. | 金属钠加入水中:Na+2H2O═Na++2OH-+H2↑ | |
D. |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HCO3-═CO3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氨水吸收少量SO2:2NH3•H2O+SO2═2NH4++SO32-+H2O | |
B. | 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Mg2++2HCO3-+Ca2++2OH-═CaCO3↓+MgCO3↓+2H2O | |
C. |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 |
D. |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H2O+2C6H5O-→2C6H5OH+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NO2气体受压缩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
B. | 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加压,颜色迅速变深 | |
C. | 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工艺提高氨的产率 | |
D. |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屑防止氧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