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 )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 L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接负极,N接正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 L(标准状况)时,生成
1 mol NaOH
B.M接负极,N接正极,在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C电极周围溶液变红
C.M接负极,N接正极,若把烧杯中溶液换成1 L CuSO4溶液,反应一段
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
D.M接电源正极,N接电源负极,将C电极换成Cu电极,电解质溶液换成CuSO4 溶液,则可实现在铁上镀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度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来研究。已知:
P4(s、白磷)+5O2(g)=P4O10(s);Δ H=-2983.2 KJ·mol-1
P(s、红磷) + O2(g)= P4O10(s);Δ H=-738.5KJ·mol-1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管内壁的硫磺可以用热的KOH溶液来洗涤:3S+6KOH==K2SO3+2K2S+3H2O,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个数比为 ( )
A.1:2 B.2:1 C.1:1 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少量杂质(括号内杂质),简述操作步骤,并写出有关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物质 | 操作步骤 | 离子方程式 |
(1)SiO2(Al2O3) | ||
(2)NaHCO3溶液(Na2CO3) | ||
(3)FeCl2溶液(FeC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就是研究绿色物质的化学
B.烷烃是一类饱和链烃,其分子都是直线型的
C.甲烷是烷烃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的,也是最简单的烃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指纤维素和油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1—20号元素A、B、C、D所对应的物质的性质或微粒结构如下:
①A的原子,M层上有6个电子。②B的离子与D的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且可以相互组合形成常见干燥剂。③元素C,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④元素D,最高正价为+7价。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离子与D的离子相互组合形成的干燥剂的化学式是 。
(2)元素C与氢元素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 。
(3)元素A与元素D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
a.常温下A的单质和D的单质状态不同 b.A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D单质能从A的氢化物水溶液中置换出A单质
d.HD的酸性比HA酸性强
(4)C的氢化物固态时属于 晶体,该氢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