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C)AgCl:1.5×10-4g  Ag2SO4:0.796g
(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Ⅰ将2mL 1mol/L AgNO3溶液加入到
1mL 1mol/L FeSO4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Ag2SO4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有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
a.按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3+
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负极(填“正”或“负”).
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Ag+?Fe3++Ag.
(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Ⅲ将2mL 2mol/L 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实验Ⅳ将2mL1mol/L 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减少,未消失
实验Ⅴ将2mL 2mol/L 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
①实验Ⅲ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理由是因为Fe(NO3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也可能氧化Ag.
②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Ⅳ与Ⅴ的现象有所不同的原因:溶液中存在平衡:Fe3++Ag?Fe2++Ag+,且AgCl比Ag2SO4溶解度更小,Cl-比SO42-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

分析 (1)将2mL 1mol/L AgNO3溶液加入到1mL 1mol/L FeSO4溶液中分数复分解反应会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银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Fe2+为Fe3+,银离子被还原为黑色固体金属单质银;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铁离子生成;
(2)①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银做原电池正极,石墨做原电池负极,甲池溶液中是亚铁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离子,;
②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和乙池组成原电池,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证明银做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铁离子氧化为银;
③实验可知银离子具有强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
(3)①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也可以溶解银;
②分析选项可知,溶液中存在平衡:Fe3++Ag=Fe2++Ag+,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对平衡的影响判断平衡进行的方向解释.

解答 解:(1)将2mL 1mol/L AgNO3溶液加入到1mL 1mol/L FeSO4溶液中分数复分解反应会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银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Fe2+为Fe3+,银离子被还原为黑色固体金属单质银;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铁离子生成;
①上述分析可知白色沉淀为硫酸银,它的化学式是Ag2SO4
故答案为:Ag2SO4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实验现象中,银离子被还原为黑色固体金属单质银,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铁离子生成,
故答案为:有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
(2)①实验过程中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依据原电池原理可知银做原电池正极,石墨做原电池负极,负极是甲池溶液中亚铁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离子,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3+
故答案为:Fe2+-e-=Fe3+
②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和乙池组成原电池,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依据电子流向可知乙池中银做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铁离子氧化为银生成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负;
③由实验现象得出,Ag+和Fe2+反应生成铁离子和金属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Ag+?Fe3++Ag;
故答案为:Fe2++Ag+?Fe3++Ag;
(3)①将2mL 2mol/L 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说明银杯氧化,可能是溶液中铁离子的氧化性,也可能是铁离子水解显酸性的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了强氧化性,稀硝酸溶解银,所以实验Ⅲ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Fe(NO3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也可能氧化Ag;
②将2mL1mol/L 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减少,未消失说明部分溶解,将2mL 2mol/L 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说明银溶解完全,依据上述现象可知,溶液中存在平衡:Fe3++Ag?Fe2++Ag+,且AgCl比Ag2SO4溶解度更小,Cl-比SO42-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
故答案为:溶液中存在平衡:Fe3++Ag?Fe2++Ag+,且 AgCl比Ag2SO4溶解度更小,Cl-比SO42-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设计验证,物质性质的理解,原电池原理分析,主要是实验现象和反应产物分析判断,注意题干信息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无色溶液中:Al3+、Cu2+、Cl-、SO42-
B.含有Na2CO3的溶液:Al3+、Ca2+、Cl-、NO3-
C.溶有大量Cl2的溶液:I-、SiO32-、K+、H+
D.25℃时pH<7的溶液:K+、Na+、Fe3+、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某有机物含碳85.7%、氢14.3%,向80g含溴5%的溴水中通入该有机物,溴水恰好完全褪色,此时液体总重81.4g.
①该有机物的分子式:C4H8
②经测定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两个-CH3,写出它的结构简式:CH3CH=CHCH3
(2)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该烃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烃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NO3 +3H2O;
②该烃与氢气加成反应产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5种不同化学位移的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
A.
滴定分析
B.
过滤试剂
C.
制取氢氧化亚铁沉淀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
B.c(H+)=1.0×10-13mol/L溶液中      C6H5O-、K+、SO42-、Br-
C.Na2S溶液中                      SO42-、K+、Cl-、Cu2+
D.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溴苯.
(1)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苯和液溴,将试剂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Br2=2FeBr3、C6H6+Br2$\stackrel{FeBr_{3}}{→}$C6H5Br+HBr.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Br2+2NaOH=NaBr+NaBrO+H2O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从B中分离出产物溴苯的方法为分液.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5)D处导管未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该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定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l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D.O的摩尔质量是32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2479
n(Y)/mol0.120.110.10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min)
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C.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
D.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