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如图1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 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Na2SO3+SO2═Na2S2O5
(1)装置 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要从装置 II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过滤.
(3)装置 III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d.(填序号).

实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加盐酸,振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5)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馏分中的二氧化硫在滴入碘水时发生的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I)在测定时消耗了0.01mol•L-1的I2溶液25.00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0.16g•L-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得结果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分析 (1)由装置Ⅱ中发生的反应可知,装置Ⅰ中产生的气体为SO2,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与水;
(2)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分离固体与液态,应采取过滤操作;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应防止倒吸,且不能处于完全密闭环境中;
(4)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2SO4,用盐酸、氯化钡溶液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硫酸根即可;
(5)由消耗碘的量,结合SO2+I2+2H2O═H2SO4+2HI计算二氧化硫的质量,进而计算浓度;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消耗碘的量偏小,故测定二氧化硫的量偏小.

解答 解:(1)由装置Ⅱ中发生的反应可知,装置Ⅰ中产生的气体为SO2,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故答案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分离固体与液态,应采取过滤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过滤;
(3)a.装置应将导管深入氨水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为密闭环境,装置内压强增大易产生安全事故,故错误;
b.该装置吸收二氧化硫能力较差,且为密闭环境,装置内压强增大易产生安全事故,故错误;
c.该装置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所以无法实现实验目的,故错误;
d.该装置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可以吸收,且防止倒吸,故正确;
故答案为:d;
(4)Na2S2O5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因此会被氧化为为+6价,即晶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2SO4,用盐酸、氯化钡溶液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硫酸根即可,实验方案为: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加盐酸,振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加盐酸,振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令100mL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质量为mg,则:
SO2+2H2O+I2═H2SO4+2HI
64g            1mol       
mg         0.025L×0.01mol/L
所以,64g:mg=1mol:0.025L×0.01mol/L,
解得m=0.016
故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frac{0.016g}{0.1L}$=0.16 g/L,
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消耗碘的量偏小,故测定二氧化硫的量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0.16;偏低.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实验方案设计、物质含量的测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难度中等,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向一洁净干燥的烧杯中加入44.4gAl粉与Fe粉混合物,然后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标况下气体26.88L.若将该混合物加入500ml15mol•L-的浓HNO3中(不考虑发生钝化),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定)如图所示,假设HNO3的还原产物为NO与NO2,那么理论上从哪一时刻开始产生NO气体.(  )
A.t1B.t2C.t3D.t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实验室用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制取硝基苯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需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图中给反应物加热的方法是水浴加热其优点是便于控制温度和受热均匀.
(2)在配制混合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浓硝酸中去.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于装置的缺陷,该实验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苯、浓硝酸等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B.LiH的电子式为Li+:H-
C.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LiNH2是还原产物,LiH是氧化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乙烯是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通过石油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再以乙烯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很多的化工产品.已知乙烯能发生如图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D中含官能团名称为羧基.
(3)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H2=CH2+H2O$\stackrel{催化剂}{→}$CH3CH2OH;②C2H5OH+CH3COOH CH3COOC2H5+H2O;③
(4)乙烯大量用来生产环氧乙烷,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
工艺一:
工艺二:
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理想的生产工艺是原子经济性好的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艺二(填“工艺一”或“工艺二”)更环保、更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J、L、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J、R、T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J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L与R同周期,且L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
J
RT
(1)R 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写出L元素与T元索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3)写出实验室制备单质T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加热\;}}{\;}$Mn2++Cl2↑+2H2O.
(4)单质T2与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5)单质L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6)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放出热量215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l)+3O2(g)=CO2(g)+2SO2(g)△H=-107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之一A,A是气态烃.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A的分子式是C2H4.在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填序号).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 $→_{△}^{Cu}$2CH3CHO+2H2O.写出D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HCO3-=CH3COO-+CO2↑+H2O.
(3)下图是分离B、D和乙酯乙酯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C.
A.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  B.①分液;②蒸馏;③结晶、过滤
C.①分液;②蒸馏;③蒸馏  D.①蒸馏;②分液;③分液
(4)满足与C互为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56的分子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硫酸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其性质有①酸性 ②吸水性 ③脱水性 ④强氧化性 ⑤催化作用,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锌和稀H2SO4制H2
(2)浓硫酸作干燥剂②
(3)浓硫酸与蔗糖的炭化实验(黑面包实验)②③④
(4)实验室用乙醇和冰醋酸制取乙酸乙酯②⑤
(5)乙酸乙酯的水解⑤
(6)纤维素的水解⑤
(7)浓硫酸与铜的反应①④
(8)浓硫酸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后来又变黑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某化工厂设计要求为: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0.02mg/L.
某同学拟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准确移取10mL5×10-4mol/L的标准碘水溶液,注入如图所示试管中,加2~3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在指定的测定地点抽气,每次抽气100mL,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假设该同学的测量是准确的,则他抽气的次数至少大于160次时方可说明该厂空气中的SO2含量达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