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量取液态物质的量筒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 | |
B. | 用加热法可以分离KMnO4和碘单质的混合物 | |
C. | 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均会使所配溶液变质 | |
D. | 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
分析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量筒不用洗涤;
B.加热时,碘易升华,高锰酸钾易分解;
C.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氢离子、氯气等,溶液呈酸性,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碳酸盐能和稀盐酸反应;
D.钠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钠.
解答 解: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量筒不用洗涤,否则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A错误;
B.加热时,碘易升华,高锰酸钾易分解,所以不能采用加热方法分离,故B错误;
C.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氢离子、氯气等,溶液呈酸性,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碳酸盐能和稀盐酸反应,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将硫酸亚铁氧化生成硫酸铁,所以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均会使所配溶液变质,故C正确;
D.钠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钠,所以导致钠变质,且实验不安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性质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极附近c(H+)逐渐增大 | |
B. | SO42-向正极移动 | |
C. | 正极、负极附近c(H+)基本不变 | |
D. | Zn片、Cu片同时冒出气泡,则说明Zn片不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时的HCl和H2O | B. | 400K时的水和CO2 | ||
C. | 20℃时的氧气和空气 | D. | 常温下的H2和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⑤⑧ | B. | ②④⑥⑦⑧ | C. | ①③⑤⑥⑦ | D. | ①②④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 |
① | 利用一束强光照射矾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 | 说明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 |
② | 向bmL0.1mol/LAgNO3溶液中滴加1mL0.1mol/L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1mL0.1mol/L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 验证AgCl的溶解度比AgI大 |
③ | 向KI溶液中滴入Cu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无气体产生,再加入四氧化碳振荡,四氧化碳层呈紫色 | 说明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④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⑤ | 将铁粉投入到盛有稀HNO3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 说明HNO3将Fe氧化成Fe2+ |
A. | ①③ | B. | ③⑤ | C. | ③④ | D. | 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炭在氧气中燃烧 | B.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
C. | 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 D. | 锌粒投入硫酸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2CO3溶液中c(Na+)═2[c(CO32-)+c(HCO3-)+c(H2CO3)] | |
B. | a、b曲线分别代表的是HCO3-、H2CO3量的变化情况 | |
C. | A点时:c(Na+)>c(CO32-)═c(HCO3-)>c(H+)>c(OH-) | |
D. | B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