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浓H2SO4与炭反应,产物成分可用下图装置来确认:

(1)请用1、2…等标号,写出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1786543652;
(2)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并检验SO2,E中盛放的试剂是无水硫酸铜,作用是验证生成的水;
(3)B 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2OH-+CO2═BaCO3↓+H2O.

分析 (1)加热条件下,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氢氧化钡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中都含有水蒸气,所以在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前要先检验水蒸气;氢氧化钡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钡溶液检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没有此性质,所以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或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则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必须先检验二氧化硫、先除去二氧化硫,最后用检验处理尾气;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实验室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

解答 解:(1)加热条件下,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氢氧化钡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中都含有水蒸气,所以在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前要先检验水蒸气;氢氧化钡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钡溶液检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没有此性质,所以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或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则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必须先检验二氧化硫、先除去二氧化硫,最后用检验处理尾气,所以仪器连接顺序是1786543652,
故答案为:1786543652;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除去二氧化硫,所以C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实验室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所以实验室用无水硫酸铜检验生成的水,
故答案为:除去并检验SO2;无水CuSO4;验证生成的水;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O2═BaCO3↓+H2O,故答案为:Ba2++2OH-+CO2═BaCO3↓+H2O.

点评 本题以碳和浓硫酸反应为载体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仪器连接顺序及检验试剂的选取,注意: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必须除去二氧化硫,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OH)2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75%乙醇  四氯化碳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SO42-离子,所选出的钡试剂可以是Ba(OH)2或BaCl2(填化学式).
②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75%乙醇.
(2)实验室需用450ml 0.4mol•L-1NaCl溶液,若用提纯了的NaCl晶体来配制,所用仪器除药匙、玻璃棒外还有天平、烧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
(3)经计算需要11.7g NaCl晶体.
(4)在称取NaCl晶体后,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溶解的NaCl其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容量瓶颈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与瓶颈刻度线相切.
③在盛NaCl晶体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约100毫升,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③①④②.
(5)称取NaCl晶体时砝码被放在左盘(5g以下用游码),其配制的NaCl溶液浓度是0.28mol•L-1.若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或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则配制的NaCl溶液浓度是偏低(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6)配制完后,将容量瓶中的NaCl溶液装到洁净干燥的试剂瓶中,盖好塞子并贴上标签.若转移时NaCl溶液洒出,则浓度是无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7)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编号)BCD.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2~3cm处,用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F.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二氯化硫(SCl2)熔点-78℃,沸点59℃.密度1.638g•cm-3,遇水易分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如图是氯气与硫在50~59℃时合成二氯化硫的实验装置.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B盛放的药品是饱和食盐水,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
装置C盛放的药品是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干燥Cl2).
(3)实验开始前先在D中放入一定量的硫粉,加热使硫熔化,然后转动和摇动烧瓶使硫附着在烧瓶内壁表面形成一薄层,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
(4)实验时,氯气与硫反应合成二氯化硫在D装置中进行,D装置的缺点是氯气与硫在50-59°C时反应合成二氯化硫,D装置无法控制50-59°C的反应温度.
(5)F装置中干燥管内所盛物质是碱石灰,一个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还有一个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根据所学内容,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管精确度较高,准确量取KMnO4溶液可用酸式滴定管.
(2)滴定时其余操作均准确,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高(填偏高、偏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4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1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v(B)=0.13 mol•L-1•min-1B.该反应方程式中,x=1
C.4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0.75molD.4min时,A的转化率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硝酸的玻璃棒检验氨气是否已收集满
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白藜芦醇属二苯乙烯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某课题组提出了如下合成路线:

已知:RCH2Br$\stackrel{Li}{→}$R′$\stackrel{CH}{→}$O $\stackrel{H_{2}O}{→}$RCH2CH(OH)R′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白藜芦醇的分子式是C14H12O3
(2)C-→D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E-→F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3)化合物A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化合物D、E的结构简式:DE
(5)化合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含醇羟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通常用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极总反应为:Ag2O+H2O+Zn=Zn(OH)2+2A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Zn是正极,Ag2O是负极
B.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C.该电池可将化学能100%转化为电能
D.工作时电子由Zn极经溶液移向Ag2O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B.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工业上可以通过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制取氯乙烷
D.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得到纯净的乙烷,可依次通过KMnO4(H+)溶液、NaOH溶液和H2SO4(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