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中甲可能是Cl2,X可能是Fe | |
B. | 图中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 |
C. | 图中是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变化图象,原溶质可能是Al2(SO4)3 | |
D. | 图中a可能为NaOH,b可能为Na2CO3,c可能为NaHCO3 |
分析 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在溶液中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气能把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
B、根据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行判断;
C、向硫酸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方程式为Al3++3OH-=Al(OH)3↓,氢氧化钠过量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
D、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 碳酸钠和H2O,向碳酸钠溶液中继续通入CO2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转化为CO2.
解答 解: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在溶液中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气能把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则甲可能是Cl2,X可能是Fe,故A正确;
B、图中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例如在加热的条件下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CO2也符合图中转换,故B错误;
C、向硫酸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方程式为Al3++3OH-=Al(OH)3↓,氢氧化钠过量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则图象正确,故C正确;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 碳酸钠和H2O,向碳酸钠溶液中继续通入CO2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转化为CO2,所以a可能为NaOH,b可能为Na2CO3,c可能为NaHCO3,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相互间的反应,熟练掌握酸碱盐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反应物的种类来判断反应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HCO3溶液和NaHS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 | 前者溶液变红,后者不变色 | NaHCO3水解,而NaHSO3不水解 |
B |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NH3 | 白色沉淀 | Al(OH)3不能溶解在弱碱中 |
C | 向滴有品红的水中通入SO2 | 溶液红色褪去 | SO2具有氧化性 |
D | 将充有NO2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 | 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 | NO2生成N2O4的反应中,△H<0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编号 | 温度 | 催化剂 | 浓度 |
甲组实验Ⅰ | 25℃ | 三氧化二铁 | 10mL5%H2O2 |
甲组实验Ⅱ | 25℃ | 二氧化锰 | 10mL 5%H2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涉及到化学变化 | |
B. | 乙酸乙酯在H218O中水解,产物乙醇中将含有18O同位素 | |
C. | 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 |
D. |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玻璃是用于生产硅胶、木材防火剂、粘合剂的原料 | |
B. | 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地沟油和矿物油 | |
C. | CaCO3分解,Ba(OH)2•8H2O和NH4Cl 反应,高温下铝与氧化铁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 |
D. | 淀粉、蛋白质、有机玻璃、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过程 | ||||
实验 目的 | 将乙二醇(HOCH2CH2OH)转化为乙二酸(H2C2O4) | 比较氯化铁和二氧化锰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 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时表现出氧化性 | 用SO2与Ba(NO3)2反应获得BaSO3沉淀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餐具 | NaOH能使油脂发生水解反应 |
B | 向普通钢材中添加少量镍、铬等其它金属 | 形成合金,保护铁不被腐蚀 |
C | 处理锅炉内壁的水垢需使用Na2CO3溶液 | 将Mg(OH)2转化为更难溶的MgCO3 |
D | 使用明矾净水 | 明矾溶液显酸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