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甲烷和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制备合成氨原料气H2,可用甲烷蒸汽转化法,主要转化反应如下:
CH4(g) + H2O(g)  CO(g) + 3H2(g)   ΔH =" +206.2" kJ/mol
CH4(g) + 2H2O(g)  CO2(g) +4H2(g)  ΔH = +165.0kJ/mol
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必须除去。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同时又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工业生产尿素的原理是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g)+ CO2 (g) CO(NH2)2 (l) + H2O (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关系如下:

T / ℃
165
175
185
195
K
111.9
74.1
50.6
34.8
 
① 反应热ΔH(填“>”、“<”或“=”)_______0。
②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原料气中的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氨碳比),下图是氨碳比(x)与CO2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求图中的B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

(3)已知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a口放出的物质为_________,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工作一段时间后,当3.2g甲烷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         mol 电子发生转移。

(16分)
(1)CO(g)+H2O(g)  CO2(g)+H2(g)   ΔH = -41.2 kJ/mol (3分)
(2)① < (2分)
②32%   (计算过程见解析)
(3)CO2(2分)    O2+4e+4H+=2H2O(2分)     1.6 (2分)

解析试题分析:(1)先对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①②,观察发现②—①可得,CO(g)+H2O(g)  CO2(g)+H2(g),其焓变=②的焓变—①的焓变=ΔH = -41.2 kJ/mol,由此可得一氧化碳交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  CO2(g)+H2(g)   ΔH = -41.2 kJ/mol;(2)①读表格中信息可得,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逐渐减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和平衡常数计算表达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H<0;B点的横坐标为4.0,纵坐标为64%,依题意可知n(NH3)/n(CO2)=4.0,CO2的平衡转化率为64%,设起始时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NH3的物质的量为4.0mol,CO2的变化物质的量为0.64mol,则:
2NH3(g) + CO2(g)  CO(NH2)2(l) + H2O(l)
起始物质的量(mol)   4.0      1.0
变化物质的量(mol)   1.28     0.64
平衡物质的量(mol)   2.72     0.36
则NH3的平衡转化率:α(NH3)= ×100% = 32%
(3)燃料电池工作时,内电路中氢离子从负极向正极移动,观察甲烷酸性燃料电池装置图可知,左边电极为负极,右边电极为正极,甲烷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难溶于酸性电解质溶液,则a口放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气体;氧气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子、电荷、原子守恒原理可得:O2+4e+4H+=2H2O (注意不能写成O2+4e+2H2O=4OH,因为酸性电解质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氢氧根离子);由于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3.2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2mol,负极反应式为CH4—8e+2H2O=CO2+8H+,其中转移电子与甲烷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平衡常数与反应热的关系、平衡转化率的计算、甲烷酸性染料电池的 电极产物、正极反应式、甲烷质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最近几年我国已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l)用CH4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 4NO(g)+CO2(g)+2H2O(g) △H=-574kJ·mol-1
②CH4(g)+4NO (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③H2O(g)= H2O(l) △H=-44.0kJ·mol-1
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2C(s)+2NO2(g)=N2(g)+2CO2(g) △H<0,起始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s)和NO2(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

①0?10min内,以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②0~10min,10?20 min,30?40 min三个阶段NO2的转化率分别为α1、α2、α3,其中最小的为         ,其值是                   
③计算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            
④第10min时,若只改变了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则改变的条件为      (填选项字母)。
A.增加C(s)的量       B.减小容器体积      C.加入催化剂
⑤20~30min、40?50 min时体系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则T1_____T2(填“> “<”或“=”), 判断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电火花和高温会引起反应:N2(g)+O2(g)=2NO(g),导致汽车尾气中的NO和NO2对大气造成污染。
(1)在不同温度(T1,T2)下,一定量的NO分解产生N2和O2的过程中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变化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反应N2(g)+O2(g)=2NO(g)为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向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2)某温度时,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 N2与2.5molO2,发生N2(g)+O2(g)=2NO(g)反应,2min后达到平衡状态,NO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2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该温度下,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的N2与O2均为1mol,则N2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mol/L。
(3)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含Pd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右图所示

写出上述变化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催化还原的方法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
写出CH4还原NO2至N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常温下钛的化学活性很小,在较高温度下可与多种物质反应。
(1)工业上由金红石(含TiO2大于96%)为原料生产钛的流程如下:

① 沸腾氯化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②已知:Ti(s) +2Cl2(g)=TiCl4(l) ΔH=a kJ·mol1
2Na(s) +Cl2(g)=2NaCl(s) ΔH=b kJ·mol1
Na(s)=Na(l) ΔH=c kJ·mol1
则TiCl4(l) +4Na(l)=Ti(s) +4NaCl(s) ΔH=     kJ·mol-1
③ TiCl4遇水强烈水解,写出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TiO2直接电解法生产钛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电解质为熔融的氯化钙,原理如图所示,二氧化钛电极连接电 极,该极电极反应为:                   。但此法会产生有毒气体,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电池中加入固体氧离子隔膜(氧离子能顺利通过),将两极产物隔开,再将石墨改为金属陶瓷电极,并通入一种还原性气体,该气体是               

(3)海绵钛可用碘提纯,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的ΔH>0
B.在不同温度区域,TiI4的量保持不变
C.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粗钛从低温区转移到高温区
D.在提纯过程中,I2 可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    △H<0。某实验将3.0 mol N2(g)和4. 0 mol H2(g)充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温度T1下反应。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反应开始3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计算该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仅改变温度为T2 ( T2小于TI)再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框图中画出H2的物质的量随
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4)在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氢气常用下述方法获得:

写出上述CO与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混有少量CO、NH3)在进入合成塔之前,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CO其反应为:CH3COO[Cu(NH3)2]+CO+NH3CH3COO[Cu(NH3)3]?CO  △H<0。写出提高CO吸收率的其中一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0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 

名称
托盘天平
(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仪器






序号
a
b
c
d
e
f
 
Ⅱ.测定中和热
(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盐酸、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    。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 分) 一氧化碳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和电子工业。
⑴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4CO(g)+Fe3O4(s)=4CO2(g)+3Fe(s)   △H="a" kJ·mol-1
CO(g)+3Fe2O3(s)=CO2(g)+2Fe3O4(s)   △H="b" kJ·mol-1
反应3CO(g)+Fe2O3(s)=3CO2(g)+2Fe(s)的△H=     kJ·mol-1(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
⑵电子工业中使用的一氧化碳常以甲醇为原料通过脱氢、分解两步反应得到。
第一步:2CH3OH(g)HCOOCH3(g)+2H2(g)  △H>0
第二步:HCOOCH3(g)CH3OH(g) +CO(g)   △H>0
①第一步反应的机理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中中间产物X的结构简式为     
②在工业生产中,为提高CO的产率,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⑶为进行相关研究,用CO还原高铝铁矿石,反应后固体物质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反应后混合物中的一种产物能与盐酸反应生产两种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⑷某催化剂样品(含Ni2O340%,其余为SiO2)通过还原、提纯两步获得镍单质:首先用CO将33.2 g样品在加热条件下还原为粗镍;然后在常温下使粗镍中的Ni与CO结合成Ni(CO)4(沸点43 ℃),并在180 ℃时使Ni(CO)4重新分解产生镍单质。
上述两步中消耗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⑸为安全起见,工业生产中需对空气中的CO进行监测。
①粉红色的PdCl2溶液可以检验空气中少量的CO。若空气中含CO,则溶液中会产生黑色的Pd沉淀。每生成5.3gPd沉淀,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②使用电化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定量检测空气中CO含量,其结构如图所示。这种传感器利用原电池原理,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两种气态物质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t3时,M上a点正反应速率等于N上b点的逆反应速率
D.一定时,N的体积百分含量也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于反应 A + B  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是

A.升高体系的温度B.增加A的物质的量
C.减少C的物质的量D.增大体系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