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

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无明显变化;

继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

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减少。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得出如图所示沉淀与滴入氢氧化钠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

B.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C.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10

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其质量为6 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实验过程分析滴入氢氧化钠无沉淀,说明含有H+,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一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Al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减少,图象分析说明溶液中除了铝离子,应还有另一种金属阳离子,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故A正确;B依据图象分析溶解的氢氧化铝物质的量为0.20mol-0.15mol=0.05mol,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110ml-100ml=10ml,氢氧化钠的浓度==5mol/L,故B正确;C若另一种阳离子为二价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铝最大沉淀量0.05mol,二价金属物质的量为0.15mol,开始消耗氢氧化钠体积为aml,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05mol×3+0.15mol×2+a×10-3L×5mol/L=0.1L×5mol/L,a=10,故C正确;D最后得到的沉淀不能确定其成分,所以不能计算灼烧后得到的氧化物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的种数与原子的种数相比(
A.前者多
B.后者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22 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0。2 min后生成SO3为1.4 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 L则0~2 min内vSO3=0.35 mol/L·min

C在该条件下充入He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D若反应改为“恒温恒容下”进行,放出Q kJ热量需要的时间将大于2 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l00nm,不能通过滤纸

B.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l00nm但大于1nm,能通过滤纸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 将氯化铁浓溶液和氢氧化钠浓溶液混合,能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A.都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D.最高化合价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微粒只有氧化性的是

A. H + B. Fe2+ C. Br - D. 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氰化钠(NaCN)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化学合成、冶金工业等。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氰化钠容器上的是

(2)写出NaCN的电子式

(3)可用纯碱、焦炭、氨气反应制取NaC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现代采金技术先以NaCN溶液在自然环境中浸取粉碎的含金(Au)矿石,得到Na[Au(CN)2](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再用锌还原Na[ Au(CN)2]生成金。“浸取”反应的氧化剂是 ,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工业利用NaCN制备蓝色染料的流程如下:

通入Cl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该蓝色染料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进行了探究。

(1)甲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C、D中都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经检验均为BaSO4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探究SO2在D中所发生的反应,甲进一步实验发现,出现白色沉淀的过程中,D溶液中NO3-浓度几乎不变。 甲据此得出结论:D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

(2)乙用如下实验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继续进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0.3 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 mL 2 mol·L-1 盐酸,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4 min后,溶液变浑浊

2

取0.3 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 mL 2 mol·L-1 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 h后,溶液变浑浊

3

取0.3 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 mL 浓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红棕色气体;滴入BaCl2溶液后,溶液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1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由实验1、2、3对比,可以得到推论:

乙通过查阅资料发现,Na+对实验1和2中出现浑浊的时间无影响,于是进一步探究Cl-和NO3-对其的影响: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4

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 mL 2 mol·L-1 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

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0 min后,溶液变浑浊

i实验2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Cl-的存在可以加快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

ii实验1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

通过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SO42-的实验方案:取待测液,向其中先滴加 (填字母序号)。

a2 mol·L-1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b2 mol·L-1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c2 mol·L-1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d2 mol·L-1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下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2H(g)+2X(g)==2HX(g) H3<0

BH1=H2+H3

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按照途径I对应的H1逐渐减小

D.途径I生成HC1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1比HBr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