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Z与W原子序数之和的$\frac{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ZW
T
A.M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YX2发生反应生成Y单质
B.化合物YX2、ZX2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C.Z、W、T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五种元素中,只有T是金属元素

分析 X、Y、Z、W为短周期元素,X为第二周期元素,Y、Z、W均为第三周期,设X的原子序数为x,Y的原子序数为x+6,Z的原子序数为x+8,W的原子序数为x+9,结合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Z与W原子序数之和的$\frac{2}{3}$,则x+x+6=(x+8+x+9)×$\frac{2}{3}$,解得x=8.结合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X为O,Z为S,W为Cl,Y为Si,T为Se,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

解答 解:X、Y、Z、W为短周期元素,X为第二周期元素,Y、Z、W均为第三周期,设X的原子序数为x,Y的原子序数为x+6,Z的原子序数为x+8,W的原子序数为x+9,结合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Z与W原子序数之和的$\frac{2}{3}$,则x+x+6=(x+8+x+9)×$\frac{2}{3}$,解得x=8.结合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X为O,Z为S,W为Cl,Y为Si,T为Se,
A.Mg与二氧化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i,故A正确;
B.化合物SiO2、SO2化学键均为共价键,晶体类型分别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故B错误;
C.非金属性W>Z>T,T、Z、W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均为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元素周期律、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利用原子序数推断元素为解答的突破口,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长效缓释阿司匹林对感冒发烧,各种镇痛有疗效,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B.1mol该物质中含有苯环的物质的量为1mol
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可以得到乙醇
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nmol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如图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③80g•L-1NaOH溶液是指80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80g•L-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c(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将NaClO3氧化成ClO2.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3)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Na2SO4
(4)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
(5)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连续测定吸收塔内溶液的pH.
(6)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b(选填序号)
a.Na2S            b.Na2O2              c.FeCl2
(7)从吸收塔出来的溶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a、e、c.(选填序号).
a.蒸发浓缩       b.蒸馏      c.过滤      d.灼烧      e.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图①装置可用于配制 100 mL 0.1 mol/L的硫酸
B.图②装置可证明氧化性:Cl2>Br2>I2
C.图③装置可通过蒸干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
D.图④装置可观察铁的吸氧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B.反应2CO(g)+2H2(g)→CH3COOH (l)的△S>0
C.冰醋酸用水稀释,溶液中c(H+)先变大后变小
D.含有CH3COOH、C2H5OH、CH3COOC2H5及H2O的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浓硫酸,CH3COOC2H5的物质的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吉米沙星被认为是抗菌作用最强的喹诺酮类药物,其母核H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CH3COOH$\stackrel{SOCl_{2}}{→}$CH3COCl,回答下列问题:
(1)吉米沙星喹诺酮母核H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羰基和酯基(填名称).
(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由C→D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8H6FCl2NO2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其中一种).
Ⅰ.是一种α-氨基酸.
Ⅱ.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
(4)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苯甲醇和ClMgCH(COOC2H52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Br$→_{△}^{NaOH溶液}$CH3CH2OH$→_{浓硫酸,△}^{CH_{3}COOH}$CH3CO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为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让其与铁发生反应的装置,A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E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试回答:
(1)C、G两个装置所盛放的试剂分别是:C饱和食盐水G氢氧化钠溶液.
①装置搭好须进行气密性检查,写出操作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G中加水,微热A处酒精灯,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冷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②两处酒精灯应先点燃A处(填写A或B),目的是赶走空气,防止铁被空气氧化.
③F中的现象为产生棕黄或棕红或棕褐色的烟,G中出现了一种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Fe(OH)3
(3)写出在A、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E: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表说明:
产品标准GB5461
产品等级一级
配  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I计)20~50mg/kg
分装时期
分装企业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1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I2+SO32-+H2O=2I-+SO42-+2H+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d.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其中分液漏斗使用前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abdc(填序号)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滴最后一滴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1.0×10-5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frac{423}{w}$mg/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1min后测得生成0.06molNH3,该时间段内平均反应速率为(  )
A.v(NH3)=0.06mol.L-1•min-1B.v(H2)=0.04mol.L-1•min-1
C.v(NH3)=0.12mol.L-1•min-1D.v(N2)=0.24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