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以Mg片和Al片为电极,并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片作负极,电极反应:Mg-2e-═Mg2+
B.Al片作负极,电极反应:Al+4OH--3e-═AlO2-+2H2O
C.电子从Mg电极沿导线流向Al电极
D.Al片上有气泡产生

分析 镁条和铝片为电极,并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Na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Al失电子作负极,Mg作正极,正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据此分析.

解答 解:A、金属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金属铝能反应,在原电池中,失电子的一极是负极,所以金属铝是负极,故A错误;
B、金属铝是负极,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Al+4OH--3e-═AlO2-+2H2O,故B正确;
C、在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电子从Al电极沿导线流向Mg电极,故C错误;
D、Mg作正极,正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则Mg片有气泡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注意原电池中失电子的极是负极,不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就做负极,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
Na2O2(s)+CO2(g)=Na2CO3(s)+$\frac{1}{2}$O2(g)△H=-266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532 kJ•mol-1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4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把6.4g铜放入足量的浓硫酸中,加热,使得铜完全反应.计算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表离子在未知溶液中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离子检验方法
ACO32-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将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BSO42-向样品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Fe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紫色是否褪去
DI-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可逆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达到化学平衡后,加人少量的水,平衡的移动情况为(  )
A.不移动B.平衡左移C.平衡右移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列四个装置图均与电化学有关,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这四个装置中,利用电解原理的是①③(填装置序号);
(2)装置①若用来精炼铜,则a极的电极材料是粗铜(填“粗铜”或“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3)装置②的总反应方程式是Fe+2FeCl3═3FeCl2
(4)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填“正”或“负”)
(5)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其原因是由于浓硫酸的吸水作用,使U型管中的空气很干燥,故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按如图电解氯化钠的稀溶液可制得漂白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NaCl+H2O$\frac{\underline{\;电解\;}}{\;}$NaClO+H2↑;
(2)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酞试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后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溶液中,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装运的是(  )
A.浓盐酸B.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D.浓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由图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B.1-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成物是丙醛和丙酮D.醇类都能发生图示的催化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